离“母亲节”的日子越来越近,杭城的各大商场已然吹起了温情风:杭州解百推出了“3600枝康乃馨送给天下妈咪”,而杭州百货大楼“幸福家庭月”的活动也在不断升温。
不难发现,在我们身边,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在特定的节日以赠送礼物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而借助充满亲情的节日进行商业促销,商家也日益驾轻就熟。但是,当亲情遭遇物质消费的考验,节日越来越多地被商业利益所推动,我们又该如何认识这一现象?
从孝心延伸出的亲情消费
邵海芸是一位退休教师,每年的母亲节,在杭州的她都会收到女儿张丽从青岛给她寄来的礼物,有一年是一件羊毛衫,有一年是几盒维生素。每当她从邮局拿到这个邮包后,都会很自豪地跟街坊邻居说:这是我女儿给我的母亲节礼物。
和邵海芸一样,很多母亲会因为在母亲节收到子女的礼物而欣喜。“子女送什么不重要,关键是她有那份心,她心里想着我。”邵海芸觉得亲情消费的意义不在于物质本身。
在杭州一家事业单位工作的朱强初次知道“母亲节”,还是几年前在商店看到一则“母亲节,给母亲买静心口服液”的广告。“当时我就买了两盒给妈妈送了过去”。现在每年的母亲节,朱强都会给妈妈送一份礼物。“平时工作挺忙的,很多时候会忽略对亲人的关怀,有这样的节日恰恰能提醒我们做子女的要注重对亲人爱的表达”。
正是人们对母亲的尊重与爱,延伸出了亲情消费:这两天,不少杭州大厦、银泰等化妆品专柜又开始预热,护手霜、润唇膏都销售得不错。杭百有关负责人告诉笔者,去年商场搞了“给妈妈一个吻”的活动,当时吸引了上千人参加,非常温馨,而这也间接带动了化妆品、女装、珠宝的销售。
亲情非得以物质来衡量吗
“亲情非得以物质来衡量吗?”工薪一族的倪小惠提出了这样的疑问。她告诉笔者,自己和丈夫都是企业里的工人,每个月的收入除去日常开支所剩无几,现在的节日来得多,商家又一天到晚在做广告,搞得大家都知道了,知道了不给母亲父亲表示一下,就怕老人家有想法。节多还真是个经济负担。
“其实我就不赞同过节非得买礼物的,搞得孩子有负担,还互相攀比。平时多想着父母,多打个电话多陪陪父母都在了,一家人不必非得买东西。”家住朝晖的高晓林大妈这两天还特意关照女儿母亲节别买东西,回家来看看她就行。
在采访中,笔者发现持倪小惠这种观点的市民不在少数,他们觉得现在各种各样的节日消费在他们的日常支出中的比例已经越来越高,有点不堪重负。
更应关注节日背后的文化价值
面对借助亲情进行商业促销的现象,杭州师范学院区域文化与经济研究院院长周少雄认为,这与当前社会文化和经济的联系越来越密切有关。当物质越来越丰富,人们的消费需求就越来越多地受到文化冲动的制约:在文化和精神的感召下,人们的消费行为得以实现,文化生产力的潜能正在被激发出来。商家频频运用亲情、通过造节来促销,可以说是看到了社会发展的这一趋势,是将文化转化为生产力的一种自觉借势。这本身没有错,如果运用得当,提供一些有创意的商品,那么由此获得经济利益也无可厚非。
“但是以文化为导向的节日促销不能失之于钱包,不能完全由商家来操纵,我们更要关注节日背后的文化价值、文化理念。”周少雄说,比如“情人节”蕴含着人们对美好爱情的追求与表达,而“母亲节”是唤醒人们对母亲的关注与感恩。这些节日背后都有着美好的情感寄托,如果仅注目于纯物质的功利化行为,只会使节日失去原有的意义。作为商家来说,如果只是提倡消费,造成了不愉快的精神体验,反而会适得其反;作为消费者,不应在物质上陷入攀比,而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情感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