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金波 报道组 徐红岗 黄群) 采访杭州市拱墅区教育局长韩宝平时他刚与一位打算调动的老师谈完话。与以往不同,这次韩宝平没有极力挽留,反而给了她许多建议,比如到哪家学校更合适等等。
韩局长有这样的好心情,是因为形势发生了变化。几年前,拱墅区每年流出的骨干教师有二三十人之多,出多进少。而如今,每年走的只有四五人,而且都是因为搬家等实际困难而走的。
“在拱墅当教师,幸福指数越来越高。”一位老师的话道出了拱墅区从教师人才的“流出地”变为“流入地”的缘由。原来的拱墅区教育事业在杭州市老城区内相对落后,校舍破旧,资金不足,教师待遇低下,老师们人心思动。近年来,拱墅区加大对教育的投入,而教育的关键是人,必须用待遇、用感情留住教师的心,这样才能向群众提供优质的公共教育产品。于是,一系列以提高教师待遇,稳定、优化教师队伍为目的的政策措施陆续出台。
拱宸桥小学的余文红拿到了6万元左右的一次性住房补贴。她1998年赶上最后一批福利分房,本可以享受80平方米,但那次只分到了30平方米。原以为没有享受到的6万元差额只能等到退休后才能拿,没想到已经实实在在拿到手了。余老师没想到作为拱墅区的老师竟然在全市首先享受到货币分房。而且,教师先于公务员兑现货币分房政策,公积金待遇也与公务员拉平。
现在,拱墅区已有680位教师用上手提电脑。长征中学的刘海彬老师说,其实拿着手提电脑上下班不仅仅是满足工作上的需求,从心理上讲也格外能体验到被重视的幸福。到2007年,全区2000余名专任教师都将配齐手提电脑。
钱东霞是拱宸中学骨干教师。早些年,很多外区学校要调她过去工作,她也向校方提出过调职请求。而现在的她说:“待遇有提高,事业有希望,我不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