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8版:政治与社会新闻
3  4  
PDF 版
· 劳动争议仲裁 “直通车”开进工会
· “玫瑰之乡”举行“玫瑰婚礼”
· 宁波游客在沈家门 被强索1700元
· 江苏农民工可免费 申请劳动仲裁
· 哈尔滨进城务工人员 纳入医保范围
· 海宁三老人开通自杀心理干预热线
· 求职过程一直磕磕碰碰
· 杭城公交智能 电子站牌开通运行
· 石运鼎同志逝世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5月1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社工”能否叫好又叫座》一文刊发后,杭师院社会工作专业的准毕业生给本报发来了电子邮件,诉说他们的苦恼——
求职过程一直磕磕碰碰
  本报杭州5月11日讯 (记者 李建 通讯员 陈振铎) 杭州师范学院社会工作专业的准毕业生对笔者说,目前对很多人而言,“社工”还是个陌生的行当——报道中反映的这一问题,他们深有感触。正因鲜为人知,他们找工作时深感郁闷。本报刊发《“社工”能否叫好又叫座》一文后,这些即将毕业的“社工”给本报发来了电子邮件,诉说自己的苦恼。

  2001年,杭州师范学院在全省率先新设了全日制本科专业——社会工作专业。该专业设于政治经济学院哲学社会系,学制为4年,每年招生40人。

  王炎栋是该院社工专业的首届毕业生,曾经担任学生干部,成绩优秀。尽管各项条件不错,但他的求职过程却一直磕磕碰碰。

  王炎栋是去年9月开始找工作的,他投出的简历已有两三百份,面试也经历了二三十场。直到上月初,王炎栋的工作才基本落实——就职于一家房地产公司。有的单位一看王炎栋简历上填写的“社会工作专业”就明确表示不合适;叫王炎栋去面试的单位,几乎都会询问:“这个专业是干什么的?”

  “求职曲折,其中有我们自身素质可能没达到单位需求的原因。另一方面,也因为很多人都不了解我们的专业。”王炎栋说。

  杭师院政治经济学院主管就业的曹丹丹老师则向记者提供了这样一个数据:去年,首批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共有40人,专业对口的只有3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该专业今年的就业形势和去年大致相似。

  “社工”究竟是干什么的?杭师院政治经济学院院长牛玉峰告诉记者,简单地说,社会工作专业是一门以提供社会服务,帮助社会成员解决所面临的各类社会问题为研究对象和内容的专业学科。这一专业的出现是经济发展的需求。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每年新增的社会工作人员需求人数总共约为4万名,而全国各地实际能够培训的高等专业人员仅有1万名,与实际需求存在较明显的差距——这也是杭师院设置社会工作专业的重要背景。

  牛玉峰不无遗憾地说:在香港等地,“社工”发展得比较成熟,其职业系列已形成,而且就业、收入都不错。但内地对“社工”还不熟悉。一说到“社工”,不少人都以为是干社区工作的,这其实是误解。社区工作只是很小的一块,除此之外,企事业单位、学校、各种社会团体、民政、劳动、社会保障等工作,都是“社工”的“份内事”。

  “学‘社工’专业的在从事民政、帮扶困难群体等工作时,往往会采用不一样的方法。注意到这一点,对于提高人们对‘社工’的认知度有所帮助。”杭师院哲学社会系主任郑蓉说,“比如,在帮扶困难群体时,专业的‘社工’所持的是同理心,而并非仅是同情心——即以对方的立场思考问题,并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让人家掏出心里话,这与其专业素养是分不开的。社会工作专业与心理学有相似之处,其主要课程有:社会学概论、社会保障、行政管理学、社会心理学等。”

  尽管“养在深闺人未识”,但杭师院的师生都对“社工”的明天充满了信心。牛玉峰和郑蓉都认为:社会工作专业的开设并不超前。长三角是中国经济的中心之一,浙江是长三角中民营经济发达的省份。随着社会服务需求的日益多样化,“社工”一定会广受欢迎。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