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5版:经济新闻
3  4  
PDF 版
· 孟郊故里唱响“游子经济”
· 沪指昨成功“收复”千五关口
· 股改周年效应开始显现
· 人民币汇率 逼近8.0关口
· 杭州湾大桥主桥工程过半
· 莫让“混装风”玷污 农产品“绿色通道”
· 电动自行车 成申诉新热点
· 暴雨连连安全不可忽视
· 浙江移动客户数 将首破2500万
· 手机资费坚冰是否真的融化
· 浙江手机资费暂不下调
· 甬企为青藏铁路 抹上“护肤霜”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5月10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手机资费坚冰是否真的融化
  算优惠资费就像“智力游戏”

  听说中国移动北京地区的资费调整了,北京的何先生兴高采烈地上网找到这份最新的全球通手机收费标准,可仔细一看,手机资费下调的好事居然和自己没什么关系。因为这次出台的资费优惠方案是以套餐的形式出现,而何先生去年已经参加了北京移动推广的“话费换手机”活动,按规定不能再参加。

  经常出差的郭先生也觉得很失落,因为即便他能加入套餐,优惠的话费也只是在本地执行。到了外地,话费就不再优惠。

  采访中,不少像何先生、郭先生这样的消费者都想弄清楚这些问题:究竟这样的套餐优惠,是不是融化了手机资费的坚冰?主叫套餐和被叫套餐只能选一个,自己究竟是打出的电话多,还是接听的电话多?

  “单向收费”话题再次浮出

  今年“3·15”前夕,北京市消协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关于手机资费消费者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有三:一是现行的手机资费偏高,价格不合理,应下调;二是手机月租费应当减少或取消;三是取消双向收费,实行单向收费。

  对此业界也有很多争论。专家普遍认为,北京先行的手机资费过高,应该降。但怎么个降法值得商榷。

  争论焦点是“双改单”。反对者认为,单向收费会影响手机服务质量,同时,在主被叫双方是不同的运营商时,单向收费会使运营商间的利益关系复杂化,并进而影响互联互通,从而损害消费者的利益。还有专家认为,消费者应该对单向收费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单向收费并不意味着资费降低,关键是给消费者提供多种选择方式。

  而更多的专家认为,资费改革应引入听证程序,使通话收费标准的确定公平化、透明化,充分论证手机资费标准的合法性、正当性、合理性。

  信息产业部一位高官曾经有过这样的论述,“我国电信业虽然发展较快,但相应的监管工作仍难以与发达国家相比,在移动通信资费方面,最终只有通过相关法律、法规的制订,包括市场管理手段的研究、资费计算方式的完善,才能让公众得到更多的实惠。”

  (据央视国际)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