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1版:求学求职
3  4  
PDF 版
· 浙江经济职业学院 定单式培养“浙江物产示范生”
· 打造一个书香校园
· 发改委发出 就业形势预警
· “优等生”如何走出自卑误区       
· 技工紧俏引发 职高报考热
· 四成本科生 参与考研
· 陈顺芳:从高职生到公司董事
· 浙江中医药大学重装出发
· 北京高招实行 网上报志愿
· 鲜花送给劳动者
· 浙商拓展欧洲市场更便利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5月10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网络时代,改变着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上网成了大多数大学生的主要业余爱好,一些大学生越来越不爱“读书”。对此,我省高校推出了多种多样的“多读书,读好书”活动——
打造一个书香校园
  网络时代,改变了大学生的生活方式。近日,绍兴文理学院的一项“大学生阅读情况问卷调查”显示,有70%的同学选择“上网”作为最主要的业余爱好,而选择“读书”者只有37%。让大学校园重新书香弥漫,成为很多大学教授的呼吁,并已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不爱“读书”造成大学生人文知识缺失

  现在上网占用了大学生大量读书时间,然而,上网不能替代传统的读书方式。读书可以帮助人系统地获取知识,可以在阅读中思考,这是它独有的魅力。

  青年作家、西北师范大学教师徐兆寿认为,大学生不爱“读书”的直接结果是,思考的人少了。绍兴文理学院的调查显示,不少同学把“看电视”和“交友”也作为了主要的业余爱好,有个别同学甚至认为自己的业余爱好是“逛街”和“睡觉”。

  大学生越来越不爱“读书”,造成了人文知识的缺失,绍兴文理学院在调查问卷中设计了三个问题,分别是《牡丹亭》、《欧也妮-葛朗台》和《致橡树》的作者是谁,涉及到古代文学、外国文学和现当代文学,其中回答全部正确的只有40%,有10%的学生一个也回答不上来。

  剖析大学生对文学、哲学渐失兴趣的根源,徐兆寿认为大学生外语、政治和计算机等公共课压力过大,就业压力加剧,社会信仰的匮乏是三大主要原因。

  打造一个书香校园

  怎样引导学生爱上书本?专家们的共识是:努力为大学生创造多读书、读好书的氛围。

  绍兴文理学院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读书节”,通过老师推荐一百本好书、经典影片展播、读书报告会、经典名篇朗诵大赛等各种形式,提出“天天读书1小时”,倡导大学生在学好专业的同时,多读些哲学精品著作、文学名著、关注社会现实的作品,充满理论色彩的作品、史学专著、领导人的著作等等。学院表示希望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真正体会读书的魅力,通过读书帮助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培养思维能力。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读书节”,开展了新颖别致的“漂书”活动。该活动鼓励大家将自己平时喜爱的、闲置的书籍放入管理学院的“漂书收集箱”,由其他同学从箱里取出喜欢的书本,在上面写下阅书心得,然后将书送给其他同学,这样书本就由一位位同学漂下去……学校还在新浪网上开通了“漂书”博客,使得每一个参与“漂书”的同学在阅完书后可以在上面留言,写下书评。“漂书”这个有新意的活动在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掀起了读书的小高潮,同学碰面了就会谈论最近看到的新书。

  大学生们应该怎样读书

  大学生们应该怎样读书?应该读哪些书?专家们认为,大学生在学好学科内容的同时应该读三类书:文学、史学、哲学。中外有关书籍都要适当阅读,才可能形成合理的文科知识结构。

  大学生的不同阶段,专家建议有偏重地阅读:大一期间,应以专业基础课程为主,加强对外语的学习,要尽可能地跟上老师指定的阅读量;大二时,“万丈高楼平地起”,有了一定的基础,专业课程的学习问题不是很大,要加强人生修养书籍的阅读,给自己一个很好的定位;大三时,是一个逐步深化阶段,要注重专业选修课的学习,扩大阅读面,或者多读一些学科知识前沿的著作,提高自己的思考能力。

  (孙和晴 上官海青 林妍淑)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