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精神,在南张楼村受到格外推崇。
他们觉得,这种生活里少不了油篓、汽油灯、蓑衣、小推车、红薯刀片。这些过去是南张楼村民司空见惯的东西,被征集起来,标上一块块中英文对照的牌子,端端正正地摆进了博物馆。
花70万元钱,建这样一座青砖红瓦、挑角飞檐式的民俗博物馆,是时任村支书袁祥生的主意。让后代的子孙,知道前人生活劳作的样子。于是,带有农村传统印记的物品,成了民俗博物馆最好的展品。
“征集展品的时候全村人都轰动了。长长的一串捐赠者名单,现在还在村里保留着。”袁行友说。
让德国人不满意的,是民俗博物馆一侧的南张楼村文化中心。这是一个可容纳千人的礼堂,用来召开全村大会或放电影,但由于外部明显的欧式风格,被德国专家视为败笔。
在德国专家眼里,罗马式的立柱和淡粉色的色调不是南张楼村的东西。他们认为有意义的,是作《南张楼赋》这样的努力。“南张楼村肇基于元代之始,勃兴于明朝之初,绵延七百余年,而繁盛于当今之世,古属齐国北海郡统驭,今归青州何官镇管辖。”镌刻在民俗博物馆墙上的这篇文章,把这个古老村落的兴起和发展,用文字简要地表达了出来。
“它像使人有了根,”德国专家奴贝格说,“一个有了可以看到可以触摸根的人,是不愿意轻易离开的。”南张楼村鼓励村民,闲暇之余参加村乐队、戏剧组和各种社团组织。从规划到文化,他们想要在南张楼村营造一份“安乡守土”的农村生活,把农民留在自己的土地上。
从物质上讲,南张楼村民人均收入是6080元,不见得是个很高的数字。但是,细数起村民的生活品质,已经有了很多的改变。道路两旁安上了路灯,设了垃圾桶;村里有医院、美发店、饭馆和网吧;村民住的多数是简单的平房,每户都有统一的门牌编号;家里有卫生间,厨房里也用上了煤气。
当然,土色的外墙是最好不要动的,德国人一直阻止村民往上面贴瓷砖。他们说,追求农村发展并不等于城市化,建设也不是以城市为标准。
即便是土地整理这个概念,在长期研究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学者张林泉看来,中国人和德国人的意义也不一样。中国人重在农业资源整合,德国人的着眼点则在于农村发展,“土地是被作为发展载体来看待”。
联合国生活环境专业论坛主席、巴伐利亚农村问题研究院院长霍尔格·马戈尔在造访南张楼村时说,农村是一种与城市并存共生的社会生态单元,健康的农村关乎一个国家全体居民的利益。
“安乡守土”,在南张楼村找到了最好的注解。17年来,这个村子的常住人口规模始终如一条水平线,4000余人,从没激增,亦无递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