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1版:一版要闻
4  
PDF 版
· 图强,生生不息的“火种”
· “五一”,干部替我们上班
· 外来人员的温馨家园
· 编 后
· 劳模进山休假 村民为其添乐
· 他们这样过长假
· 节日里的劳动竞赛
· 镜头聚焦第二故乡
· 围绕科学发展 推进法治建设
· 中国队卫冕 斯韦思林杯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5月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外来人员的温馨家园
——从四个细节看力邦村“治村”奥秘
本报记者 陈洪标 市报道组 马 钧
  到奉化市西坞街道力邦村时是一个清晨,记者看到这样几个镜头:几位打扮入时的姑娘坐在公园里读英语;一群小伙子在篮球场上玩得热火朝天;波导公司两辆双层大客车正在接送职工上班……

  接下来的4天里,我们一直在力邦村寻找线索——在一个聚集了2800名来自17个省市的外来人员居住的社区里,这样一种平和、快乐、积极向上的氛围是如何产生的?在力邦村,记者捕捉到的四个细节,或许能说明一些问题——

  细节一:妈妈的疑问

  在三幢二楼,我们碰到住在这里的外来工申科时,他正在高声打电话:“钱的事你自己问姐姐好了。”

  原来在波导公司打工的申科,上个月发了1200元工资,他把其中的900元交给同厂打工的姐姐寄回家去。他妈不相信他还有工资剩余,刚才打电话来反复询问,因为以前在南方打工,他从不寄钱回家。申科说,今年到力邦村以后,吃住便宜,花费大的算是每月50元的手机费。

  如果你到力邦村,最直接的感触一定是这里的食宿价格之低:像大学里一样的宿舍,每人每月住宿费只要18元。早餐1元,午餐和晚餐各2元。2元钱能吃什么呢?一荤一素一汤,米饭吃饱为止。

  “不过,想花钱也是有地方的。”申科告诉记者,这里超市、浴室、舞厅、乒乓球室等一应俱全。他最喜欢下班后到村里的文化广场溜冰。

  力邦村其实是个四幢民工公寓和配套设施组合成的民工居住社区。2001年7月,西坞镇政府(现在为街道)为了解决当地企业的民工食宿问题,下决心建设民工公寓群作为企业公共配套。公寓采用市场化运作,由奉化市力邦投资有限公司投资2400万元建造,镇政府以土地使用转让费作价,保留了10%的股权。但为维护民工的基本权益,像食宿价格的变动等,镇政府拥有否决权。

  力邦公司董事长蔡烈烽承认:“食宿是赚不来多少钱的,但低价食宿可以引来大量民工,带来‘三产’的发展,像这里的小店租金,近几年涨了4倍。现在公司每年盈利100多万元。”

  政府算的是大账。西坞街道党委书记蒋加明告诉记者,职工入住力邦村的27家企业,不用各自去建职工宿舍,大约节约了270亩土地,省下了1亿多元的投资。

  力邦公司投入运行才3个月,入住人数就爆满。现在周边的企业催着力邦第二期动工,还有3000多名外来务工人员期待入住力邦村。

  细节二:400元装裱民工作品

  外来民工曹玲艳抱着九幅装裱精美的书轴找我们,让我们看看书法兴趣小组成员写的字。当展开一幅歪歪扭扭写着“勤奋是一种可以吸收好事物的天然磁石”时,这位来自安徽蚌埠的21岁的小姑娘激动起来,因为那是她写的,而且被郑重地裱了起来。她说为裱这些毛笔字,居委会花了400元,为的是把它们挂到阅览室里。(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2800名来自全国17个省市的年轻人居住在一起,除了基本生活保障,最难的还在于使他们和睦相处。

  初来乍到的范兵兵,人生地不熟。为了消除八小时之外生活的单调,只有找老乡玩。在吃吃喝喝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小范就成了老乡中的“头”了。

  当时镇领导和力邦村的管理者意识到,如果不对像小范领头的这类小团体及时加以引导,很可能要出问题。“每50个人里面只要有一个‘活跃分子’,那整个村里就有五六十个,如果他们带的不是好头,那力邦村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没多久,在镇里指导和后勤服务公司组织下,篮球队、围棋队、书法兴趣小组、文学社、生活精致社等23个社团和文化沙龙相继成立,这些以相同的兴趣爱好为基础的社团和沙龙,打乱了以往以乡音为纽带的小团体和老乡帮派,吸引了600多年轻人加入。而其中带头的“阳光青年”,正是居委会常务副主任蔡荣华说的那些活跃分子。现在小范就是“力邦”篮球协会会长,“管”着下面4个篮球队的50多号人。

  细节三: 表哥的埋怨

  来自江西的刘新印,现在是力邦居委会委员。他带青年志愿队到每个寝室修电扇,结果,一位上夜班还在睡觉的老兄把他们轰了出来。这时,处于尴尬之中的刘新印手机响了,电话里表哥声音很响,笔者站在边上都听得清楚,在说了他一句“吃饱了撑的”后,表哥要他在外打工只管赚钱,不要去管闲事!

  受了气的小伙子一定要和笔者去文化宫杀两局乒乓球。结果,10个球没发完,他拍着脑袋说,办法有了,把坏电扇集中起来修。

  2003年12月,在上级部门和当时镇里的支持和指导下,全国首家外来人员社区居委会在力邦村成立。通过“海选”,刘新印等4名外来务工人员加上老总蔡烈烽等3名投资公司代表,7个委员组成了社区居委会。另外,还从外来人员中选出了35名居民代表,按季开会讨论社区工作。

  自从成立居委会后,刘新印他们就感觉自己不再是单纯的房客,而是主人,力邦村就是自己的家。

  现在,社区每幢宿舍楼前都有一个意见箱,及时收集、处理、反馈大家的意见和建议。有人提出每天中午和晚饭后各播一次的广播节目,影响了上夜班人的休息。收到意见的第二天,广播节目就改为每天晚上播出一次。

  湖北小伙申科在一家企业找到一个仓库保管员的岗位,但是企业要求有当地人作担保。申科无计可施时,居委会的物业部主任王裕钦主动为他担保,和企业签了约。目前,居委会的7位委员为近80名年轻人作了岗位担保,并建立了正常的岗位担保制度。

  社区还专门设立了心理咨询室,每当发现有些年轻职工因受到挫折或委屈心情不好,生活指导老师陈水娣阿姨便谆谆劝导。

  街道的一位干部认为,自我管理,最大的好处是责任心的激发。他说,如果让一个人感到自己是孤立、边缘的,可能十几年后,他还是个外来者。当外来人员有当家作主的感觉,会极大地树立融入当地社会的信心。

  细节四:迟到的总经理助理

  为了排练节目,心急火燎的顾韦丽赶到了力邦文化宫,还是迟到了。她很不好意思,大家却很体谅,因为知道她是从10多公里外的企业坐中巴车赶来的。作为一家企业的总经理助理,现在的顾韦丽完全有条件住在企业所在地,但是她依然舍不得力邦村,宁可每天来回奔波。

  担任力邦村青年中心副主任的顾韦丽说:“我还要住在这里,并不是贪图吃住便宜,而是有发挥自己能力的舞台。”

  初中毕业后从江西到奉化打工的顾韦丽,就是在这里,因为其能歌善舞并表现出一定的组织能力,被奉化市东升塑胶有限公司的女老总看中,成了总经理助理。很多人都是像顾韦丽这样,从力邦村这个民工舞台脱颖而出,成了企业的骨干。

  在这里,60人通过苦读,将拿到高中学历证书,80人参加了电大和自考的学习,150人参加了英语口语培训。

  分管力邦村的街道党委副书记李永正说,现在的力邦村,外来人员刚来时的那种拉帮结派斗殴现象没有了,随地吐痰的习惯改掉了,满地垃圾不见了,穿着入时了,举止文明了。力邦成了外来人员融入社会、快乐生活和健康向上的“伊甸园”。3年多来,这里没有发生过一起刑事案件和其他重大案件。在累计居住的5000余名外来务工人员中,没有一人因违法事件而受过治安处罚。

  据介绍,当地人对力邦“村民”印象很好,互相了解代替了对立和隔阂,从而形成了一个文明和谐的人文环境。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