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许每天都喝鲜牛奶和酸奶,但你也许不知道:从牛奶灌装封口的那一刻起,就有一条“后冷链”全程“护航”,保证将新鲜的奶制品安全送到你的手上;而一旦中断超过了一定时间,产品就会开始变质。
“后冷链”脆弱,是奶制品安全管理中最突出的问题。去年7月,上海市奶业行业协会出台了一部关于巴氏杀菌奶“后冷链”操作规范的行业自律标准,试行期为一年。
然而,记者通过观察发现,在实际操作中,这条“后冷链”常常面临中断的危险。有时,它断在超市门口;有时,就断在你我手中。
超市:
牛奶抵门口 冷柜还未开
按照“后冷链”的操作规范,为了保证巴氏杀菌奶的质量,商场或超市应该在此类奶制品运抵后一小时之内将其收入冷库。
然而,据奶业行业协会人士介绍,常常是厂家一大早将货品运到,超市的冷柜还没开启。成箱需要低温保鲜的奶制品只能“站”在外面,有时要等上几小时。除此之外,将原本应该冷藏放置的奶制品拿到常温下进行促销,在不少超市、卖场都司空见惯。
明知这种做法会影响奶制品的品质,奶业行业协会却无计可施。协会有关人士表示,因为操作规范只是一部行业自律标准,很多超市、卖场拒绝按此规范进行承诺,协会也奈何不得。
消费者:
买完奶锻炼 到家过半天
很多消费者也许没有意识到,自己也是这条“后冷链”中的关键一环。从超市的冷柜到家中的冰箱,这中间的时间应该越短越好。
有些市民在超市买了鲜牛奶或酸奶之后,又去别的柜台逛上一大圈,回家路上再做做锻炼,如此这般,奶制品的品质会大打折扣。
此外,有关人士提醒,在家中订奶的市民应该在每天7点以前取奶饮用,或立即将奶放入冰箱冷藏,这样才能保证“后冷链”不中断。 (据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