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3版:温州资讯
3  4  
PDF 版
· 新机遇 新跨越
· 天堑架通途 沧海建新城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4月2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天堑架通途 沧海建新城
——写在温州半岛工程通车之际 本报记者 方 海 本报通讯员 陈春东 谢 芳
  

  东海之滨,瓯江之畔,千年历史文化名城温州。

  瓯江口外,海岛之县,洞头诸岛就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闪烁着温州大地的光芒。

  2006年4月29日,温州人民将迎来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件大喜事——半岛工程正式通车。

  长达14.5公里的中国第一跨海大堤——灵霓海堤就此畅通。天堑变通途,它将霓屿、灵昆这两个独立且对海相望的岛屿紧紧连在了一起。从此,温州市区可以通过汽车直接到达洞头县城,城市自此由瓯江下游向东海岛屿延伸,滨江时代发展到滨海时代,海岛变成了半岛。

  温州,进入崭新的东海时代——

  

  土地制约正在突破

  

  向海洋要土地,半岛工程托起一个“海上温州”。

  两三天前,趁着正式通车前的准备间隙,记者驱车从温州市区到洞头县城,做了一次走访和亲身体验。

  我们首先来到温州龙湾区灵昆岛的东侧。只见一条长龙犹如长空劈浪一般横跨东西,将海水分成两半,这就是被称为国内现今最长的跨海大堤——14.5公里的温州灵霓海堤。大堤在4月初全线贯通。历经十几分钟,我们到达北堤东侧的洞头县霓屿乡一边。回头一顾,大堤已然成为坦途,彻底结束了千百年来百姓舟来舟往的历史。

  此情此景,勾起多少令人感慨的梦想。梦圆半岛,发展海洋经济,是温州长久以来希冀的一个恢弘的蓝图,而实施蓝图的重要一环就是半岛工程。

  在温州市半岛工程总指挥部总指挥朱铭源的办公室内,两鬓略有发白的市长助理、半岛工程总指挥摊开规划蓝图,向我们介绍半岛工程拓展温州城市发展空间的美妙未来。

  “灵霓海堤将原本隔海相望的霓屿与灵昆两个小岛连成一体,洞头县就此顺利直通温州市区,成了温州城区延伸的半岛。海堤是整个浅滩工程的组成部分,发挥着交通、围涂等多种作用。”

  温州市区相对狭小,向南向北向西扩延的空间在可计划范围内都十分有限。向东,就是瓯江的入海口和大东海,温州要发展成东海大港,要成为海洋大市、海洋强市,就必须主动地向东拓展,将城市的增长重点延伸到海洋之中。

  一项连岛兴港、围涂造地、拓展城市空间的综合性国土整治开发工程——半岛工程由此应运而生,并从1994年开始进入实质性操作。经过充分论证、科学实验,在一批批决策者、研究者的辛勤努力下,经过数以万计的施工人员夜以继日、保质保量的工作,如今半岛工程终于展现出生机勃勃的英姿。

  半岛工程,依托瓯江口外温州湾得天独厚的众多岛屿和丰富的滩涂等自然资源优势而规划建设,主要由温州浅滩工程、洞头五岛连桥工程、灵昆大桥等组成,其中温州浅滩工程是整个半岛工程的控制性工程。

  在规划蓝图上,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温州浅滩工程由横跨灵昆岛和霓屿岛之间的灵屿北堤和南堤合围而成。这是温州人民移山填海的壮举!说得更清楚一点,半岛浅滩工程就是温州向大海要土地,以有效解决温州近年来土地日趋紧缺的困难的伟大壮举!

  温州浅滩由来已久,是瓯江口外规模最大、发育最完善的拦门沙滩。记者站在霓屿乡一侧,看到大堤的南边成块成块的滩涂隐隐约约连成一片,充分预示着浅滩的美好前景。

  南北两条围涂大堤(北堤长14.5公里,南堤长约23公里)之间,可围涂造地13.2万亩,形成的土地将作为温州城市发展建设用地、临港型工业开发用地和耕地后备资源。这对于人多地少、土地资源匮乏的温州来说,意义自然重大。

  温州现在城区面积约120平方公里。围涂造地,将使温州城市发展空间东延60公里,新增包括洞头诸岛在内的200多平方公里面积的发展领域,城市足足“长大”两倍。

  再从经济效益上看,浅滩工程建成后收益也非常可观。计划到2013年,一期围涂3.1万亩基本完成,按目前温州市区征地成本每亩13万元计,土地价值接近人民币40亿元。围涂造成的土地,可以有效缓解温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土地瓶颈制约,通过开发利用其间接效益也会很大。

  半岛工程的建设,奠定了温州城市格局由滨江城市向滨海城市的转变,“海洋温州”成为现实。这将彻底改变以往温州港口实力不足的尴尬处境。

  

  港口带动产业升级

  

  城市东移,新建大港,温州产业变“重”走“高”,临港产业正在崛起。

  一位曾在温州市委担任过重要职务的领导,对于半岛工程有精辟论断:建深水港,从而改变温州在整个中国的区域位置,才是五岛连桥与灵霓大堤的终极意义。是啊,只有这样,半岛工程才会起到应有的作用,才能引领温州城市从瓯江走向东海,开启“半岛时代”。

  温州港位于瓯江口内,虽被列为全国25个主要港口之一,却还是一个河口港。缺少大吨位港口,普遍被经济学专家认为是温州城市发展的重要缺陷之一,与温州沿海开放城市的地位不相称。说到港口,温州许多产业的企业负责人心中都有一种隐痛,因为港口开发、利用、成熟方面的诸多原因,每个人都可以讲出一些舍近求远、货物辗转他地往外运输的事例。

  温州急切盼望能有深水大港,来撑起和满足城市的发展需要,来印证“实力温州”这一城市定位的准确和适时,并对周边的浙南闽东乃至江西安徽部分地区产生辐射和吸附作用。

  在这之中,已经在建的状元岙深水港区特别引人注目,它把半岛工程带来的效应彰显得直接和明朗。谈到深水港,霓屿乡的紫菜养殖户柯受定笑着表示,他希望港口运作后能在港区找个好活,这样可能收入会更加稳定,生活水准就会提高。

  瓯江口外的洞头县海岸线总长达331公里,具有优越的港口港湾资源。以前因为不与大陆衔接,开发受到极大限制。像状元岙深水岸线有8公里,位于状元岙岛与霓屿岛之间,可建设20个万吨级泊位,规划总吞吐量为5000万吨,集装箱500万标箱。港区距离温州城市中心区40多公里,其前沿临西太平洋国际航线仅30公里。

  2004年,状元岙深水港区启动建设一期两个5万吨级(兼靠10万吨级)集装箱泊位及相应的配套设施,设计年吞吐能力为70万标箱。在湛蓝色的海水衬托下,记者站在洞头元觉乡沙角村畔,状元岙港俨然已初展雄姿。一期工程总投资概算16.5亿元,预计2007年底前建成开港。

  半岛工程的建成,为状元岙深水港的开发建设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它将有力推进温州港由河口型港口向以海湾为主的为“大、中、小”组成的综合型港口发展。

  而在北处,大门岛港区未来还可建造30万吨级集装箱泊位码头。一旦大小门岛将来与乐清湾连成另一个半岛,已经在形成的温州石化产业基地将会如虎添翼。

  去年8月,《温州港总体规划(修编)》作了调整,温州港开始跳出瓯江口,将以洞头大小门岛、状元岙、乐清湾作为三大主核心港区。预计到2010年,温州港将新增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15个以上,全港货物年吞吐量达7500万吨。

  温州市的“十一五”规划中提出,城市要以港口建设和临港产业发展为突破口,做大做强海洋产业。大力发展临港工业、港口海运、海洋渔业、滨海旅游等重点产业,努力实现由海洋资源大市向海洋经济强市跨越。

  半岛工程的建设和建成,将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提供充足的物质保证,温州的临港工业从此有了腾飞的重要依靠。

  香港新创建集团投资状元岙深水港工程,一期计划投资13亿元。在大小门岛的石化城,亚洲最大的常温高压液化气中转储运站已经建成;中石油的年产出100万吨的沥青厂近期就要投入生产,预计今年产值20多亿元;三盘准四星级宾馆、洞头国际大酒店等中高档星级宾馆和休闲娱乐中心的开工建设,将一改洞头无星级宾馆的历史,大大提高旅游接待能力;洞头不断推出海洋旅游项目,让市民充分享受蓝天、碧海和阳光……

  现在的洞头,就像温州东海前沿的哨兵,频繁地进入大众的视野,跨进了温州向东发展的精锐队伍之中。海岛洞头成了“半岛洞头”,温州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未来会有诸多精彩将在这块新兴的土地上发生……

  

  半岛经济潜力无限

  

  沧海变桑田,陆岛连天涯。当美梦成为现实,最有深刻体会的是世代居住在百岛之上的洞头人民。

  12万洞头人民,家家户户都可以说出过去交通不便,曾经给他们的生活工作带来的痛楚。昔日的渔家人今日昂首挺胸,迈向了全新的半岛时代。

  用洞头县政府一位工作人员的话来说,近几年,海岛人一直在不停的感受,更深的期盼;如今,大家不仅是摸到了,而且还跨进了幸福的门槛。

  徜徉在洞头街头,记者切身感受到那生机勃勃、干劲十足的喜人场景。一位同伴归纳说:“这反映了洞头人民面向未来,朝气蓬勃、活力四射的精神状态和目标追求”。

  天翻地覆的变化,充分体现在洞头新城区上。和老城区相比,洞头新城区规划齐整,大楼林立,凭海临风,一派海港新区风味。

  半岛效应直接带动了海岛产业结构的变化,给海岛人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洞头县委、县政府大力支持传统渔业转型,发展深水网箱养殖,羊栖菜、紫菜养殖,引导渔民转产转业。

  县委书记任玉明介绍:“洞头随半岛工程焕发活力,未来将致力于成为温州的深水港区、旅游休闲度假基地和海洋产业集聚地,成为一个全新的‘海上花园’。”

  这些目标的实现,将有力地促成洞头由海岛经济向半岛经济转型,渔业经济向海洋经济转型,渔村向城市转型,从而促进洞头县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现在,除了发展小门岛石化产业外,洞头县还在努力推动基地20万吨级码头的扩建。同时,积极与黄华、七里港衔接,欲把大门岛打造成浙南船舶修造基地。抓紧建设浙南地区中心渔港,以形成浙南地区最大的海产品交易市场。抓紧规划建设海洋科技基地、南塘水产品加工基地、杨文(综合)工业基地、花岗岩加工基地和石化工业基地,打造5个“块状经济”;极力营造“海外桃源别有天”的海岛旅游意境。

  这两天,从灵昆大桥到洞头县城,沿途的绿化景观和庆典标幅都在精心布置之中。大家都希望,温州的“半岛”在五一期间装扮得漂亮而经典。洞头的人民已做好各种准备,以海的胸怀畅迎五湖四海的客人。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