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7版:生活周刊
3  4  
PDF 版
· 休闲男装 今夏绚烂
· 国际名品我该如何消费你
· 杭城国际名品之不完全搜索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4月2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国际名品我该如何消费你
●项盈盈 周文丹
  国际名品

  我该如何消费你

  ●项盈盈 周文丹

  杭州这个时尚休闲之都,正吸引着越来越多国际名品关注的目光。

  杭州湖滨名品街开街半年,至今已有30多个世界名品进驻,一些从未在杭州出现过的潮流尖端品牌,也陆续进驻了开业已两年的连卡佛。

  杭州大厦国际名品的销售业绩更足以反映出名品在杭州市场的受欢迎程度。据杭州大厦知情人士透露,去年平均每个品牌销售额超千万元。今年首季,Louis Vuitton销售同比增长64%,其他大牌销售同比增长势头亦非常惊人。

  国际名品服务

  冷热不一

  一边是国际名品向我们展示着其无与伦比的高贵和优雅,一边是国际名品消费暴露出来的问题日益突出。有着10年国际奢侈品服务调查经验的International Service Check 公司的调查数据显示:在中国内地,10多个国际名品的消费者满意度在24.5%—83.6%之间,其中“服务”一项得分之低更是令人震惊,其中最低的满意率仅为14.10%。

  那么在杭州,国际名品的服务又是怎样一个状况呢?4月23日下午,本报《生活周刊》时尚探手辗转于杭州国际名品消费圈,以下是他们发回的“现场报告”:

  体验一:杭州大厦迪奥店

  走进杭州大厦B楼的迪奥店,没有人招呼我们。冷不丁身后传来一声欢快又亲热的“hello” ,回头一看,原来店员在招呼两位熟人。在饰品柜台,我们没看到价格标签,想寻求帮助,只见一位店员在打手机,另一名正忙着给刚进店的熟客介绍新款,门口的男服务生则面无表情地看着门外。终于过来一名店员,我们问:“这些饰品中哪些是新款?”回答冷冷的 :“全是新款。”

  体验二:名品街Armani 服装品牌店

  我们推门而入时,店员微微抬起了头,不过脸上并没有因为客人的到来而略显生动,脸上透露着如Armani般的高贵和清冷。我们说想看看职业装,幽蓝眼影的店员淡淡回答:“职业装都在那边 。”走到职业装专柜,当我们问有没有小一点的尺码时,店员游移着眼神飘出一句:“最小36码。”我们又问:“可不可以订做?”店员没表情地回答:“这里最小36码。”

  体验三:湖滨名品街迪奥手表和太阳镜专卖店

  进得店门,一名年轻店员微笑迎候,并向我们热情地推荐了最新款的Malice Sparkling手表,又根据我们手腕的圆润度,分别替我们挑选了几款手表试戴。明知我们一时不会买单,但她依然和我们像老朋友一样分享着对名品的喜爱之情。

  体验四:连卡佛古琦专柜

  我们拿起一件衬衫在身上比划,一直跟在身后的女店员说:“这件蛮好的。”当我们问她贵宾卡是否打折,她的脸色顿时暗淡下来,很坚决地说不。

  一个标准的国际名品专卖店又该有什么样的服务呢?在巴黎从事国际名品管理咨询工作的陈红冰,在访问了近百名亚洲消费者后,总结出的心得是:

  走进店里,先要收到问候,但这问候的语气里要有真挚的诚意,服务人员的眼神也是正面积极的,然后放任他们在店里浏览而不被打扰,不会感觉到店里有双眼睛在跟着他。而同时,在需要帮助时,服务人员立即能出现在面前,凭着深厚的产品知识,解答任何有关产品的问题;当提出一些额外的要求比如打折时,店员的回答也要让人心里舒服,给足面子。

  店员同时也是产品的鉴赏家。这是陈冰红个人最为推崇的国际名品服务。杭州时尚买手赵女士认为,能够与店员一起交流关于品牌的知识与历史,也是国际精品消费体验的一部分。

  面对名品

  你是否有足够的平常心

  据盖洛普公司调查,中国城市人口中,中高收入家庭已经占到27%,而他们中有48%的人在消费时倾向于国外知名品牌。中国品牌策略协会的数据则表明,有1000万以上的中国人是“活跃的国际名品购买者”。

  陈红冰认为:“在中国,爱买国际名品的有两类人,一类是显示自己的炫耀性消费;另一类是纯粹生活上对品质有了要求。与欧洲比,一个很大的差别是消费者的不同。我在巴黎的精品店看到过许多国内客人,他们很有钱但是素质不高。”

  在发达国家,精品大牌已经很普及,买卖也都是很平常的事情,所以服务态度就比较自然;但在国内,买件大牌还多少是件“事儿”。这样,买的人心态不对,卖的人也觉得自己因为这个品牌而身价不同了,大家都失去了平常心。Marie Claire调查后认为,不是说只要有钱了就能买到一切,有时候,能够买得起精品,其实并不等于配得上精品——这个配得上,并不仅仅是指你是否有足够的金钱,更重要的是,你是否有足够的素质修养与产品鉴赏能力,面对名品你是否有足够的平常心。

  消费名品

  不要成为“名品的奴隶”

  面对精品大牌,羡慕的同时,懂得衡量自己的消费能力,就是“理性”的表现。如果为了买名牌,而刻意节衣缩食,降低生活品质,那就成了“名品的奴隶”。

  2006杭州世界休博会形象大使杨澜在接受时尚杂志Cosmo采访时说,国际名品要买经典的,尤其是基本款,非常值得。都市里的女性,到了30岁,应该有一两件真的首饰。

  杭州湖滨名品街Armani Casa的店员Alfie与《生活周刊》分享了她的心得:整套Armani家具需要100多万元,买不起,我就花了6000多元钱把一盏Armani台灯带回自己租住的房子。家,因此流淌着别样的气质。

  时尚名人靳羽西则从来不为只能穿一季的衣服花太多的钱。她表示,在欧美国家,人们早就不再盲目地追求LV、Dior这样的名字了,大家早就懂得区分什么才是最适合自己的;还有就是永远别买超出你能力范围的贵衣服,因为那根本不可能适合你的气质。

  和我们生活在一个城市的赵女士,则提醒消费者要掌握一点精品成本学:选一样最适合自己、使用率超高的精品,经典的东西一般不会过时,你只要提高自己的搭配能力与变化技巧,每天的平均成本就不高了。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