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6版:杭州资讯
3  4  
PDF 版
· 新时期和谐社区建设的新路子
· 老先进焕发新光彩
· 灯芯巷社区简介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4月2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新时期和谐社区建设的新路子
——杭州市下城区“五位一体、五力合一、三评互动”构建现代和谐社区 区报道组 赵明 本报记者 任建明
  

  繁华武林,钻石之地,下城自古繁华。安居乐业,政通人和,下城历来注重和谐。

  “十五”时期,杭州市下城区先后获得“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城区”、“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城区”、“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全国民政工作先进区”、“全国社区残疾人工作示范区”、“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先进区”、“中国百个优秀志愿服务集体”,天水、长庆、朝晖等一批街道荣获“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街道”称号。

  社区是城市的“细胞”,是党在城市的工作基础和执政基础。下城经济社会之所以能取得较好的成绩,离不开社区建设这一基础,源自于社区建设这一重要平台。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后,下城区对社区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又有了新的提高。社区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途径,只有社区和谐才有社会的和谐。

  下城区委、区政府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积极探索“五位一体”、“五力合一”、“五型并举”、“三评互动”的现代和谐社区发展的新模式,深入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引导不同类型群体和谐相处,把社区建设成为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治安良好、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现代和谐社区。

  以科学的目标规划,引领“五位一体”和谐社区建设实践

  现代和谐社区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离不开科学的规划。下城区着眼实现“走在前列”,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密结合实际,坚持从科学规划先行,从目标体系、时限要求、内容指标、工作部署等方面,提出了建设和谐社区的综合评价体系和实施意见,以此来推动和谐社区建设。

  下城是一个老城区,社区与社区之间有着不同的居住环境、社区规模、建筑式样、入住群体、物管条件等,从而要求有不同的发展模式指导。区委、区政府根据不同的社区建设水平和特点,将全区的社区整合为小康居住型、旧有小区型、高档商住型、撤村建居型和排屋别墅型等5种基本社区类型。

  在摸底调查基础上,分别从人口结构、组织结构、自治能力结构和人文地理环境与文化状态,进行分类指导,分类管理,提出三种基本的现代和谐社区发展均衡模式:小康居住型与旧有小区型,主要采取楼宇自治发展模式;高档商住型与排屋别墅型社区,主要采取公共参与发展模式;撤村建居型社区,主要采取城乡一体发展模式。

  在广泛调查研究、充分吸收先进研究成果的原有新型社区建设目标基础上,下城区提出了5大类、26项、112个指标要求的和谐社区指标体系和实施意见。5大子系统目标,即自治型社区、服务型社区、生态型社区、学习型社区、平安型社区的“五位一体”目标体系。这5种功能社区包容了社区组织、自治、服务、环保、学习教育、信息网络、公共安全、社会保障、公共卫生等多种功能,既体现了和谐社区共性要求,又为不同建设水平、不同类型的社区提供各具个性特色的突破方向。

  ——自治型社区。社区自治是基层民主的重要方向,是和谐社区的重要标志。自治既是社区治理的手段,同时又是居民政治生活的目的。

  ——服务型社区。服务群众既是社区管理的一种手段,又是和谐社区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生态型社区。整洁的社区环境,良好的社区生态,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具体体现,也是实现社区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

  ——学习型社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繁荣的社区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和谐社区以人为本的内在需要。

  ——平安型社区。平安是和谐的前提,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平安既是一种公共安全的产品,也是党委、政府执政能力的具体体现。

  所有这些,核心指标是居民对社区服务的满意度、社区自治能力(包括社区党组织的核心作用)和社区的和谐度。这一指标体系,既重视社区硬件建设,更重视社区的软环境建设,既突出全面发展指标,又考虑各个社区不同现实,较好地体现了和谐社区的特征和科学发展的要求。

  以“五力合一”运作模式,形成现代和谐社区建设合力

  社区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切实整合好参与社区建设的多元化主体,即各级党委和政府、社区居委会、辖区企事业单位、社区中介组织以及广大的社区居民的力量,形成推进社区建设的整体合力。“五力合一”运作模式,是实现“五位一体”目标体系的有效手段。

  所谓“五力合一”,指的是通过党委核心力、政府推动力、社会参与力、市场运作力、社区自治力的互动整合,进一步摆正了党委、政府、社会、社区、市场这5种力量的相互关系,整体推进社区建设向纵深方向发展。

  ——增强党委核心力。党是社区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总揽社区全局,保证党的方针、政策在社区的实施,并以党的民主推动社区民主与自治。按照“社区建党委(纪委)、楼道建支部、单元建小组”的要求,下城区在2002年完成社区体制调整,建立社区党委的基础上,2003年在全国首创建立楼道党支部和单元党小组。目前,已有55个社区党委(纪委)、593个楼道党支部和1400余个党小组,实现了支部建设、教育管理、作用发挥、监督评议“四进楼道”。

  ——加大政府推动力。近年来,下城区在社区建设中坚持以适度推进、依法办事、为民服务为原则,发挥了指导、协调、宣传、组织和管理作用,有力地促进了社区资源的集聚、整合,确保了社区建设健康发展。区里先后出台了《关于推进和谐社区建设的实施意见》、《下城区和谐社区建设评估体系基准指标表》(2006~2010年)、《关于进一步深化“春风常驻”推进社区服务的若干政策》等指导性文件。区财政累计投入近4000多万元,在前两年完成路面电子监控系统建设的基础上,将电子监控向社区延伸,社区治安环境明显得到改善。去年区财政投入1亿多元,完成100条社区背街小巷改善工程,今年再投入2个多亿,计划完成192条社区背街小巷改善工程,使社区道路硬环境得到改善,深藏于街巷的历史文化也得到了重新开掘。

  ——凝聚社会参与力。社区建设的关键,是充分调动社区内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社区共建单位等社会力量,挖掘、调动和整合社区内部资源,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区委、区政府每年开展“为辖区单位服务月”活动,努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辖区单位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参与率达95%以上,形成了社会大力支持、群众广泛参与的推进社区建设的整体合力。积极推进“凝聚力工程”建设,最大限度地调动辖区单位、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全区建立和完善“春风常驻”机制,通过党委、政府的领导,社会各界的参与,形成帮扶救助的强大合力,把“一季春风”变成了“四季春风”。

  ——推进市场运作力。下城区对社区的服务设施、各类社区资源按照市场化的要求进行运作和经营,实行无偿服务、低偿服务和有偿服务相结合。朝晖街道开办了全省首家“家政服务市场”,完全按经营性经济实体运作,解决了部分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问题。天水街道按照股份制形式建起的1200平方米社区服务中心,实现了年年有分红。区级老人公寓、街道老人公寓、社区敬老院、托老所共10家,均按照实体化运作,实行了自收自支、自负盈亏。

  ——强化社区自治力。社区自治力是在遵循社区自治原则基础上,充分挖掘自治的内在动力,重构政府与社区的关系,推动社区自治规范有序发展的力量,实现城市基层社会治理体系的民主化、法制化。下城区在强化社区党组织的基础上,建立以社区成员代表大会、社区议事委员会、社区居民委员会等为核心的社区自治组织机构,并培育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行业性社团、公益性社团、民办非企业单位、各类群众性中介组织,把部分公共事务剥离给社区自治组织和其他社会服务机构。

  以“五大机制”推动新时期和谐社区建设可持续发展

  健全制度,创新机制,形成一整套切实可行、运转灵活的现代和谐社区建设的保障机制,是推进社区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全区以政府财政投入为主体,在区、街道设立了社区建设专项资金。区财政每年安排不少于15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并设立500万元的财政专项资金,用于星级社区、满意社区和先进单位创建的奖励,并且随着经济发展和财政实力的增强逐年稳步增加。目前,已建成了区级行政服务中心、市民服务中心和8个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全区社区配套服务用房54108.31平方米,社区基本建立了“五室三站二栏一校一场所”,社区警务室、劳动保障室、卫生服务站已逐步覆盖社区。区委、区政府每年底召开大会,对评定产生的星级社区、满意社区和先进单位进行通报表彰。

  社区建设的活力来自创新。下城区的社区建设工作,至今已进行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创新,如楼道建党支部、社区建纪委、“社区责任医生进家庭”、终身教育延伸到社区、春风常驻帮扶困难群众等很多好的做法,都是在基层进行试点,并取得了经验的基础上,向全区推广并取得成功。

  通过居民评社区、社区评部门、部门评社区,将群众评选、社区评议、政府评估三者有机结合,下城区形成了以群众公认和满意度为核心的社区考评机制。机关部门和各社区针对意见建议,从群众满意的地方做起,从群众不满意的地方改起,切实为居民办实事,解难题,极大地推进了和谐社区建设,群众的满意程度逐年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