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4版:金华资讯
3  4  
PDF 版
· 引进高新技术 发展休闲农业
· 手机越来越有“文化”了
· 义乌农村合作银行积极下乡支农
· “梦娜”成北京奥运会独家供应商
· 义乌以生物科技推进有机农业
· 金华药监局行政执法问计于民
· 义乌工商业界倡议践行“八荣八耻”
· 义乌成为国际五金产品集散地
· 喜看金华实验中学新气象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6年4月2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喜看金华实验中学新气象
通讯员 郑显华
  这是一个令人惊诧的新闻。3月22日,泰尔茂(杭州)有限公司在金华实验中学教育集团召开了现场招聘会。原先计划招聘200名员工,但最终学校只安排130名学生与之签订用人协议。这种限额招聘的做法,让用人单位始料不及。

  从2003年招生大战正酣时率先推出限额招生,到如今推出限额招聘,金华实验中学频频走出险棋,是因为底气十足,还是无奈之举?今天职校生是否会再度紧缺,用人单位会不会再遇用人壁垒?

  限额招聘需要底气

  据泰尔茂人事部经理王楚楚介绍,泰尔茂与金华实验中学教育集团已合作多年,该校毕业生的服务、服从意识好,技能过硬,责任心强、肯吃苦。基于以上的因素,泰尔茂对今年的招聘计划作了重大的调整,推却其他职校,想在金华实验中学教育集团一次性招聘200名员工。但是,学校仅向他们提供了130名学生进入现场招聘会。

  王楚楚还告诉笔者,以往到其他职校招聘员工时,学校往往希望招聘得越多越好,解决他们学生就业的负担。可金华实验中学教育集团却对此作出了相应限制,这需要勇气,更需要底气。

  留给学生更多选择

  负责学校实习就业工作的学生处处长张建瑜说,金华实验中学教育集团今年毕业生总人数达4000名,高二实习生也有4000名。学生处一再表示,学校只向泰尔茂公司提供130名学生,并不是学校没有学生了,而是要给学生自我选择的权利。此次泰尔茂公司来校招聘员工,是在学生自愿报名的基础上搭建一个招聘会的平台。今后学校将更加注重学生自己的选择,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

  通过十余年校企合作的探索和实践,金华实验中学教育集团已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实习就业之路。现已与上海、杭州、广州等地的100余家企业达成了长期合作协议,学校的毕业生就业工程已与企业形成了多层次、多渠道的合作模式。

  金华实验中学教育集团吴旭涌校长告诉笔者,学校毕业生供不应求的问题早已引起学校的重视,为了缓解上述问题,通过多方论证,学校已经采取了“半工半读”和“企业委培”两种新的校企合作方式。

  半工半读实现双赢

  2月底,金华实验中学教育集团餐旅二年级的80名学生,将“教室”搬到了杭州世界休闲博览园,成为该校第一批“半工半读”学生。近一周内,学校还将陆续安排电子、机械专业的100余名学生到企业,实行半工半读。

  吴旭涌告诉笔者,通过实施“半工半读”的校企合作模式,一方面缓解了用人单位的用工紧缺问题,另一方面帮助学生通过劳动获得收入,减轻学业上的经济负担。再者,可以使学生工学交替,在生产和学习过程中熟悉生产情况,掌握工艺技能,提高适应生产环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杭州世界休闲博览园的程青经理告诉笔者,金华实验中学教育集团推出的“半工半读”形式的合作模式,较好地解决了他们用工紧缺的难题。虽然这些学生在企业要花一半时间放在学习上,而且他们要配合学校一起负责文化课和技能课的教学,但这种灵活的合作方式巧妙地解决了学生学业和企业用工的矛盾,也为一些贫困生大大减轻了经济负担。

  企业委培成定心丸

  “‘企业委培’,是学校在2006年重点推出的一项校企合作新模式。”吴旭涌校长说,所谓“企业委培”,就是在学生进入金华实验中学教育集团前,由企业向学校某专业下订单,由企业委托的形式进行联合办学。

  吴旭涌说:“推出这项措施的初衷有二:一是规范学校向企业推荐毕业生的程序。学校的毕业生就业安排,并不是学生毕业时的工作,而是学生进校时就应该为他们找好‘婆家’,这样既能让学生在校安心学习,又能让企业在向学校招聘员工时吃下‘定心丸’。二是办一所让老百姓读得起的学校。特别是针对一些贫困生,他们进校时只需要缴纳代管费、住宿费等,学费由企业以借贷的形式帮学生支付。到了学生上岗后,在一年时间内分月向企业还清。”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