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22版:2006杭州世界休闲博览会特刊
3  4  
PDF 版
· 大理诗意的栖居
· 大理旅游集团简介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4月2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大理诗意的栖居
  大

  理

  诗意

  的

  栖居

  诗云:“风里浪花吹又白,雨中岚影洗还清。江鸥聚处窗前见,林狖啼时枕上听。”描写的正是大理苍洱之间水天一色、湖光山色交融的美丽神奇、如画如诗的境界。“风花雪月”、“五朵金花”,展现了大理得天独厚的旖旎风光,传承了白州人民浓郁别样的民族风情。

  在这块2.95万平方公里神奇而美丽的土地上,曾留下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明代名士杨升庵漫游的足迹,明末大旅行家徐霞客描绘了此间的山川风物,著名画家徐悲鸿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画卷……

  大理,一方位于云南西部的集多元文化与自然和谐共荣的乐土,一座拥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最佳中国魅力城市”五顶桂冠于一身的城市,一个每年有五六百万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像迁徙的候鸟一样涌向这个春天不愿离开的地方。

  远在新石器时代,大理就是白族先民的生息繁衍之地;秦王朝统一中国时,大理就已醒目于国家版图上;西汉武帝时期,汉王朝在大理设置郡县,我国最古老的国际通道——南方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穿越大理,把四川的蜀锦、云南的普洱茶运到印度和阿富汗,以大理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建立起来的南诏国、大理国曾经盛极一时,延迭五百多年,沉淀出厚重灿烂的历史文化。永镇山川,屹立千年的崇圣寺三塔,承载大理厚重历史文化的大理古城,有着“西南敦煌”之称的剑川石宝山石窟,颂扬民族千年亲和的德化碑,茶马古道上唯一幸存的古集市寺登街,以及分布在苍山之麓、洱海之滨的太和城遗址,元世祖平云南碑、佛图寺塔、喜洲白族居民等历史文化遗迹,贯穿了唐、宋、元、明、清,鲜活地见证着大理的蓬勃发展。“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白族民居,古朴清幽;暗喻“风花雪月”的白族服饰,明艳轻快;一苦二甜三回味的白族三道茶,寓意深远。传统集会三月街、白族狂欢节绕三灵、谈情说爱的蝴蝶会、白族独有的本主节、游人如织的鸡足山巍宝山朝山会、别有情趣的耍海会、栽秧节……大理人的生活洋溢着浓浓的民族风情。

  古有“妙香佛国”之称的大理,佛缘悠远。星罗棋布于苍山洱海间的佛寺古刹,享誉南亚、东南亚。四季如春的宜人气候,孕育着大理这片如此诗意的栖居。

  苍山洱海,天蓝水碧,阳光如瀑,两千多种常年开放的花木,被森林覆盖了一大半的土地;十九峰横亘、十八溪喧腾的巍巍点苍山峰岭俊拔,山顶终年积雪,丽日晴空下晶莹夺目;二百里波光帆影的洱海清流如镜,月光粼粼,如镶嵌在云岭横断山脉的一颗明珠,相伴相生的下关风与上关花,交相辉映的苍山雪与洱海月,将大理勾勒得异常浪漫迷人。

  素有“金花故乡”美誉的大理,养育着白、汉、回、彝等13个世居民族,其中白族占总人口的三人之一。“三方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白族居民建筑,古朴玲珑有致;“户户流水,家家养花”的白族庭院,幽雅多姿,远近闻名,爱花为白族姑娘赢来了“金花”的美称。

  拥有丰富的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大理,集奇山秀水的自然风光、深厚久远的历史文化和浓郁独特的民族风情为一体,成为独具诗意魅力的城市。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