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杭州4月19日讯 (记者 朱海兵 通讯员 张红鸣) “农村富了,车多了,但其他东西没跟上。”针对本报昨日报道的我省农村道路交通事故持续攀升的状况,省公安厅交通管理局一位专家认为,目前全省农村交通状况普遍存在的“设施缺乏、监管缺位、安全意识薄弱、车况杂乱”,这“四大隐忧”是造成事故多发的根本原因,也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隐忧一 设施缺乏
截至2005年底,我省公路里程达5.2万公里,其中近3年新建、改建的通村公路就达4.3万公里(去年新增加1.2万公里)。新建、改建的农村公路,安全设施特别缺乏,尤其是临水、临崖、高落差危险路段的安全设施建设也非常薄弱,使得一些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频频出现。
今年以来,全省已发生从临水、临崖等高落差危险路段翻入(坠落)的交通事故50起,死亡42人,伤151人。此外,农村道路的“重建轻养”,甚至无人管的现象也相当普遍。
隐忧二 监管缺位
受财力、物力、人力的制约,在日益严峻的道路交通安全形势和繁重的管理任务面前,各地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只能将大量的警力和装备集中投放在国、省道、市区道路的交通管理上,农村道路的管理相对薄弱,存在着不少盲区。由此,很多农村道路存在的大量交通违法行为和交通安全隐患无法得到及时查处与纠正。
隐忧三 安全意识薄弱
农民的文化素质相对较低,交通法规知识匮乏,交通安全意识差。加上受传统习惯的影响,交通行为存在着很大的随意性,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不注意避让来往车辆,任意横穿公路、跨越隔离护栏、闯红灯、不按规定车道行驶等各种交通违法行为随处可见。
隐忧四 车况杂乱
当前在农村道路上通行的车型非常杂乱,有各种汽车、农用车、拖拉机、摩托车、人力三轮车、残疾车、电动三轮车、电动自行车,可谓应有尽有。其中有不少是二手车、拼装车、报废车,加上车辆缺少检修保养,“只要能跑就行”的现象给安全带来极大的隐患。
杭州市萧山区交警大队临浦中队中队长谭坚涛还告诉笔者,因骑电动自行车无需驾驶证,如今大量超标的电动自行车在萧山农村出现,成为一大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