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复旦面试中落选的王天禹,在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说,参加面试的准备,应该从高一高二就开始做,而不是面试前一个星期才开始。
的确,自主招生选拔注重的是能力的培养,在不停的磨炼中,能力才能提升,这是很多考生在此次“面试”后得到的启示。
对于所谓的“面试训练班”之类的强化班,复旦大学的郑方贤表示,“没有‘标准答案’,强化班能强化什么内容呢?自主招生考察的是学生日积月累的综合素质,强化训练没有用处。因此,复旦对此类培训班、强化班说‘不’。”
此外,令不少家长担忧的是,要拿到名校的测试资格,首先要拿得出“各项能力证明材料、获奖证书、特长证明”。有人说,这下子原本就烫手的奥数热,将再度被“自主招生”这根指挥棒推波助澜。否则,没有证书,如何能挤进名校视野?而为了这纸证书,孩子们付出的是怎样的代价?
一个让人啼笑皆非的例子就是,一些进入名校的理科奥赛摘金夺银选手,纷纷要求补上国学课,因为在中学他们的语文课等“无关”课程,几乎都要为竞赛让路,以至于写一篇通顺的文章都很吃力。
我们能说这些聪明的孩子,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吗?
目前,我们整个社会对优秀学生的衡量标准仍然十分单一,优质教育资源稀缺的状况仍没有得到根本改善。因此,以提升素质教育为目的的高考改革和“破冰”尝试,需要把困难设想得更充分一些。
与复旦、交大自主招生几乎同时,许多地方出台了中小学招生政策,无一例外地强调“就近免试入学,严禁与入学挂钩的选拔测试”,严禁根据各类竞赛证书录取学生。可是据一家教育网站透露,一些正牵着孩子、抱着证书、参加所谓名校的各种考试的家长们,对此却深表怀疑:“每年这样说,每年那样做。说了也白说,做还是照做!”
试想,准备升学的孩子们,在疲于奔命的各种形式的考试之间,听到“每年这样说”的义正辞严的规定,被“说一套做一套”的现实活生生地“教育”着,会怎样看我们的社会诚信?
因此,有必要反思已经进行了若干年的“素质教育”。我们强调的“素质”是什么?如果以素质教育之名,行应试教育之实,那么孩子们会发现,原来他们信任的老师和家长,是言行不一的。
这恐怕比应试教育更为堪忧。
(本报综合《解放日报》、《人民日报》等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