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基层采访,时常会听到一种“村村都建”的说法。一些地方为了强调某项工作的重要性时,总喜欢用“村村都建”来显示抓工作的力度,表明领导者的决心和气概。
平心而论,“村村都建”的用心和愿望都是良好的,但诚如一切工作都要从实际出发的道理一样,对有些项目大可不必也不能“一刀切”。这里有些“村村都建”是必要的,如村村都有党支部、村村都有村委会;村村都通自来水、村村治理污水和垃圾等,因为前者是固本强基的需要,关乎基层的稳定;后者则关乎国计民生,为农民日常生活所必不可少。但是对于有些“村村都建”,无论是从目前农村的现状、农民的需要,还是从经济实力看,则大可不必推而广之,强作要求。什么事情都想“枝枝相覆盖、叶叶有交通”的话,反而会劳民伤财,事倍功半。
前几年,笔者曾采访过一个山区县,为了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达到“村村都有图书室”的要求,近年来建了几百个村级图书室,由于匆匆建立,藏书不多,即使有书也不合农民的胃口。加之许多村离镇又很近,镇里的图书室远比村里的书要多得多,好得多。结果这些图书室往往冷冷清清,成了无人问津的摆设。
“村村都建”的良好愿望,缘何屡屡受到农民的冷落,其原因就在于村与村之间的条件是不一样的。有的村穷,有的村富;有的村要下山脱贫,有的村正面临区划调整或正在向城镇集中;还有许多地方村与村之间周边相邻,近在咫尺,碰到演戏、比赛、集市等活动,周边的农民都会不请自来,因此许多资源可以通过辐射达到共享的效果。倘若“村村都建”,无异于浪费资源。像有一些“村村都建”项目,且不说投资大、周期长,还要面临征地拆迁、青苗赔偿等问题,这对于一些人口稀少的偏远村落来说,与其“村村都建”还不如用另外办法以更利于农民未来的生产生活。
建设新农村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伟大的事业决不是一蹴而就的,这就需要我们分阶段、有部署、根据实际、因地制宜地来铺开各项工作。对一些农民群众急着办的、而且是可以办的事情要积极地去做;对一些是应该办的,但目前经济实力还不行,则应该缓一步办,等创造了条件之后再去做;而有些事情即使经济条件允许去办,也不能浪费资源搞重复建设。之所以不必急提“村村都建”,说到底还是要看群众是否急需,我们是否有能力办到。如果经济条件普遍好了,规划布局都较为科学了,群众有迫切需要而又有能力实施了,到那时对一些项目再提“村村都建”也不迟。
“村村都建”的思维惯性,也向人们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要搞好新农村建设,太需要我们深入到农村和农民中去,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新农村是农民自己的家园,只有听取农民的想法,了解农民的心声,才能彻底摈弃那种脱离实际或行政命令式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