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向东海,中国美术学院的百名师生与百名将士在舟山岛屿相会了——为当代军人写生造像,当代军人为现实主义艺术传神铸魂。今天,画人与军人共同塑造的“长城赞·百名师生画百名将士”作品展上,那一幅巨大的国画《军魂》,那一尊厚重的《英雄》雕像,那一张黑白木刻《炮兵团的战士们》,128件原创作品留在观众心中的不仅仅是当代军人的品质、意志与精神,更是当代艺术创造的理想、热情与使命。
我们经历的是一种大美
舟山警备区的通信连、洛阳营、勤俭创业修理连、守岛建岛标兵连和人民英雄连个个都是模范连,军史馆里英雄战迹的图片贴得满满的,让人不由得心生敬意。
面对陌生的军营,美院师生们该如何在短暂时间里,既真实地描绘出这支坚守海岛的老部队光荣悠久的历史,又生动地表现年轻战士在这支光荣部队中散发出来的新活力?这无疑是一次考验。
当朝阳掠过海面,战士黄玉发、李响、石磊、梁立智等就活生生地跃入画家刘健的眼前。由于战士们长年守卫在海岛,那张历经风吹日晒的脸,就成为师生们在课堂里所没有遇到的新课题。“笔墨的表达并非是人物脸上真正有的,比如说战士脸上的墨块等,其实脸上并没有这样一块墨。但我们在这幅画里面就暗含着笔墨的审美,同时也表现了战士的气质和画家本身的主观意向。”当刘健的《军魂》和刘国辉的《战士》两幅只有在全国美展上才会出现的巨幅画作完成后,全场的官兵惊叹不已。
“其实对每个系而言都是个考验。”油画系主任孙景刚在谈及这次大规模写生活动的时候说,画油画是难在当时的光线等自然因素,雕塑系要考虑石雕能不能固定住,版画系要当场制版也不容易。“这次写生是我们走向军营教学的第一次,我把这次现场写生的教学实践作为社会实践的重要课堂。”国画系教授刘国辉一语道来:面向社会,表现现实生活永远是人物画的母题,走出象牙塔的艺术一定是最灿烂的。
学生张佐在采风日记中这样写道:美有很多种,美有很多的意义,美有很多的表现方式,美也有很多载体,而今天我们经历的是一种大美——它是高亢的、坚硬的,更是铿锵有力的。
军营里的“特殊模特”
“军营的生活和我们想象的完全不一样。”同学们怎么也没料到,与他们一般大小的战士,打起篮球来个个身姿矫健;炊事班里煎炸蒸煮样样得心应手,看得同学们直喊好香!很快,师生们就和部队官兵打成一片,唱起了军歌走起了正步,纷纷和自己的“模特儿”建立了友情。
苏志雄,一位快乐的司务长。因为他脸上始终洋溢着的青春笑容吸引了国画系的王赞。“这样一个质朴、生动的形象,在学校的教室里是找不到的,他让我眼前一亮。”国画《司务长》的创作过程,也成为王赞老师的一堂教学实践:我们看到,与学校里模特完全不同的,正是他的这种活灵而快乐的神态,要紧紧抓住那一瞬间的神情。而在完成《司务长》这幅作品的过程中,仅仅与模特进行眼神、姿态的交流就能足以使画家获得一种全新的情感交流,这种互动才是真正的体味生活,在生活中寻找到艺术的灵感和激情。
雕塑系是此次采风活动中装备最重的一组,几吨的雕塑用泥,漂洋过海运到舟山,而且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现场为人做泥塑是过去从来没有过的。在今天二楼的展厅的一角,14尊雕塑一字排开,威武雄壮。“每一张历经沧桑的脸上,一双睿智的眼睛凝视远方,这已不再仅仅是一位军人,而更是一位思想家,一位有头脑、有阅历的军人。”记得那一天,在人民英雄连的军营里,龙翔对他的重量级模特——部队的一位政委非常佩服,整整一天,他一动不动的为我们做模特。他们的风采,实实在在的形象,在教室里是难以想象的。当袁小华、王保收、王建红、陶金龙、苏冬军等眼看着一堆泥巴在师生们的手中神奇地塑出另一个自己,禁不住感叹“你们真神了!”
重要的是对生活保持新鲜感
“艺术要‘粗暴’。什么是‘粗暴’?就是真实,直接!太注重技巧,就失去了真实的东西。”展厅里,油画系老师常青一边指着作品,一边对观展的学生作现场讲解。有些学生一到军营就被“吓懵了”,创作节奏完全打乱了。这说明,我们的教学不能只关在教室里,就像到了军营,技术还不是最重要的,更要有胆子。创作并不是为了要将对象一丝不差地画出来,而是要求大家对生活迅速地做出反应。就是要从生活当中找到一种敏感的东西,把它提炼出来,以艺术的方法表现出来。
一口气带回了9幅黑白木刻的研究生徐静深有感触。版画在技术上要求很高,因为所用的工具是刀,这就和用画笔有很大的不同。一刀下去,不可逆转,所以这使得版画在艺术形式上有很多局限性。但是反过来说,这种局限性也可以成为一种优势。比如说,版画的这种简洁明快可以更直接地表现军人的干脆利落、绝不拖泥带水的特点。
版画系的佟飙老师在做学生的时候就在部队写过生,他说,对军人的艺术描绘不需要构思,这种感情是扑面而来的。而系里的学生,平时只是对着固定的石膏像,要解决的也只是技术上的问题。但当我们走入军营的时候,需要同学们发挥的就不只是技术。艺术需要对生活做出反映,课堂上学的技术正是为了在我们走入生活的时候能应用出来。重要的是我们对生活始终保持的新鲜感,一种对生活的提取、概括和表现。
永远不做现实主义的旁观者
“这个小兵想家了。”在今天观看展览的人群中,有不少军人第一眼就认出了自己身边熟悉的身影。而墙上的画作更是充满着师生们的创作激情。年近70的刘国辉在一天的创作时间内描绘了十余位等身大小的战士写生,国画系20位师生给勤俭创业修理连的每一位军人都画了像。而油画系老师几乎全去了,他们用油彩描绘着军人的坚毅。
3天的时间虽然短暂,但随着“长城赞——百名师生画百名将士”大型采风活动及一大批画作的诞生,预示着中国美术学院这座艺术的殿堂,正以极大的热情投身于当下现实主义题材的创作中。
漫步展厅,无论是国画、油画、版刻、雕塑,无论是作品中的将领还是战士,观展者无一不被画面的真实情感所打动。这次大型采风活动的发起人之一、中国美院院长许江深有感触地说,我们永远不会做现实主义的旁观者。百名师生与百名将士相会,让我们师生在思想之上领会了一次当代军人风采的教育,精神上接受了一次今日军营生活的洗礼;我们是同龄人,却生活在不同的军营和校园,枪尖与笔锋,雕刻着时代的风采,军人与艺人的心中共同飘荡着一面五星红旗,我们共同塑造了时代的精神长城——这就是我们的长城赞。
(本报杭州4月16日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