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从今年开始领取武义县政府津贴的9位武义农民,在获悉这一消息时,第一反应都是意外。
一次性发放2000元,在届期两年里,每月领取200元——对已经富裕起来的农民而言,县财政人才专项资金发放的这笔津贴,从经济价值而言,已不能算是“巨款”。
“但是,这份荣誉,是哪里都拿不到的。”老家在武义县俞源乡下杨村的徐翼虎,在外闯荡多年,8年前才回到家乡“搞农业”。没想到的是,像他这样的“返乡游子”,也被纳入了政府津贴发放范围。
《武义县农业农村优秀人才评选奖励办法实施细则》的规定十分明确:长期(三年以上)在农村各领域一线工作,在“搞活农村经济,富裕当地百姓”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农业战线带头人、业务骨干,都能自荐或被推荐为享受县政府津贴的参评人选。
对尚属浙江25个欠发达县市之一的武义来说,工业经济发展固然重要,但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发展,仍然是这个传统农业大县的现实考虑。县长傅利常曾担任多年的金华市农业局长,在他看来,“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是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
从这个角度来看,也许就不难理解,对农民领取政府津贴一事,百姓和政府层面的反响为何如此不同。
“推荐表是我自己填的,可真的没有想到会当选。”徐翼虎说,在他的同龄人中,很多学农出身的,毕业后都不想搞农业,因为风险大,不稳定。“政府津贴”,则更是一个被打上标签的概念,只是“跟吃皇粮的人联系在一起”。
从2003年我省着手实施“人才发展战略”以来,针对文教科卫各类事业单位和国家工作人员的“人才选评”,可谓层出不穷,武义县也不例外。然而,将农民纳入政府津贴发放的范围,在武义尚属首次。
“对农民的这种‘身份限制’,迟早要被打破。”武义县人事劳动社会保障局局长李顺宏在工作中深切体会到,涉农部门正在明显增多。原先只是服务机关事业单位,与农业、农民基本没有关系的人事部门,近年来,“三农”也成了他们的工作重点。
各地的实践,也在验证这种趋向。不仅仅是武义,今年起,杭州、文成等地,都在取消以往农民不被纳入政府津贴考察视野的“政策门槛”。在不久的将来,农民领取政府津贴,也许将不再是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