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规宴席上,有两种次序不能不讲。这里说的正规宴席,包括国宴在内,大排档及寻常朋友聚会不在此列。
首先是座位的次序。旧时请客一般在家里,定菜谱、采买、烹煮、开席、送客、洗碗,多半属体力活儿,拟就客人名单、编排座次,才是个伤脑筋的大事体。假如客人中又有两三个半斤八两难分伯仲的重要人物,主家就要抓破头皮;倘若该坐上席的客人被安排到偏席,有一定身份的人却“敬陪末座”,难保不出现“一人向隅,举座为之不欢”的局面。
如今简单多了。尤其是宾客中职位最高的那位,多数情况都会极谦虚地说,同志们随便坐吧,哪来那么多讲究!可领导越是这么发话,众人越是推让躲闪,不敢落座。有一点大家都明白,正对着门口的那个位子是领导的,至于其他,则不甚了了。于是谦让一阵,那位领导被大家推着让着拉着架着“万般无奈”地坐上主位,其余人等,则大致按职位大小名望高低,像拍集体照一样围绕着领导朝两头递减。
错!全错!
正对门口的主位,恰恰不是以职位高低名气大小来定,而是谁是主人也就是今天谁请客谁坐。职位最高者或名气最大者,应坐在主人右边,此乃第一主宾席。主人的左边则是第二主宾席。三位主角确定后,其余人等便以第二主宾席为起点,沿顺时针方向递减,直至挨近第一主宾席,这个位子才叫“末座”。
所以,但凡国宴,正中主人的右边,坐的必然是作为第一主宾的外国元首,主人的左边则是元首夫人。训练有素的国宴或者大宾馆的服务员,无论斟酒、进汤、上菜、进甜食,都是从主人右边的第一主宾开始,再到主人、第二主宾,然后以顺时针为序直至末座。
第二个次序是上菜。上菜的次序里,又有六个方面的讲究。
一是先得上几个冷盘,让客人随意吃一点儿,既免得冷场,又能让客人中的饥肠辘辘者先垫垫底儿。二是关于汤的先后问题。南方习惯先上汤,主张先把胃口喝开,还有“吃饭先喝汤,胜过开药方”的说法。北方人务实,认为先灌一肚子汤,菜就吃得少,所以后上。这点随乡入俗即可。三是热菜上来之前,酒杯必须斟满。有时热菜都上了两三盘,酒还不见踪影,主人想致两句词,无奈举着个空杯子,无法开腔。四是现炒现上的热菜,两道菜之间要有适当的间隔,一道菜吃到一多半,第二道便续上来。有的饭店在这方面走了两个极端,要么是一道菜吃光,半天不上第二道,客人“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要么是一阵风摆满一桌,客人面对满桌菜肴,筷子移来移去,没几个回合,便腹中满满,没了举座的“言笑晏晏”。五是饭店的招牌菜,尤其是手工细活的那一类,还有肥腻之物如扣肉、红烧肉者,上的次序一般不能太靠后。那时客人已经吃饱,再把这些好东西端上来,只能给人以雨过送伞、入夏赠裘的感觉。第六,菜要一道比一道淡。人的舌头与别的感官是一样的,用久了便会麻木。有一个故事说得好,一个人去赴宴,最后一道汤,大师傅忘记放盐,端上桌来大家一喝,几乎异口同声喊出一个字:“鲜!”
据《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