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0版:今日关注
3  4  
PDF 版
· 三产全面开放 服务业大国“叫板”中国
· 现代服务业  承载着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梦”
· 中国从工业经济转向服务经济
· “中国服务”能成为全球性标签吗
· 要成为下一个全球性标签 “中国服务”还要走很长的路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4月1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三产全面开放 服务业大国“叫板”中国
  2006年对于中国服务业的含义尤为深重。这一年,世贸协定中“服务业开放”的规定将变为现实。一面是国内服务业的弱质,另一面是强大的对手,泱泱大国如何应对?

  事实上,从1991年到2002年,我国服务业在GDP中的比重只增长了1个百分点。多少年来,“搞三产”这个词在中国普通百姓脑子里一直与“非主流”、“副业”紧密相连。199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提出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的城乡社会化综合服务体系。但因经济发展水平决定,此后真正兴起的还只是些门槛较低的消费性服务业。

  2001年岁末,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家计委《关于“十五”期间加快发展服务业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再次为服务业注入了强心剂。全国首次经济普查数据公布结果显示,截至2004年,我国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实际已升至40.7%。然而,即便如此,仍低于中等收入国家48%~60%的水平,而不少发达国家服务业产出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更是高达70%以上。

  从服务业的内部结构来看更不容乐观。现代服务业分为消费性服务、生产性服务和公共服务三个方面,而我国服务业的主体还停留在传统的消费性服务,如餐饮、批发零售等层面。同时,信息通讯、金融保险、物流、中介咨询等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现代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这使得我国的制造业不得不自己解决服务需求。

  一项调查表明,我国仍有60%的大中型商业企业和50%的国有工业企业拥有自己的车队,这种“大而全”、“小而全”的粗放产业格局使交易费用升高,企业利润率降低。

  南京大学商学院副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刘志彪说:“目前,发达国家的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总体的比例已经达到70%左右,而中国服务业最发达的上海,该比例也只有50%左右。”生产性服务业的缺位严重制约了我国制造业的结构优化和集约化经营。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