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保、社会责任,这些价值的实现,如果用浮躁、短期的眼光来看,似乎是同企业的经济利益对立的;但是如果用长远的、可持续的视角来观察,则可以统一起来。在笔者看来,要让长远的眼光代替“近视”,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这些隐性价值显性化。
显性化,就是让公众认识到企业的努力,认可这些价值,同时,给予企业足够的回报。
拜耳董事长沃纳·温宁表示,目前华尔街有15%的基金经理在建立自己的投资组合时,是根据企业的社会责任表现来进行决策的。
应该说,来自金融市场的驱动力对于企业在可持续发展方面舍得投入,或者说能够建立起内外一致的可持续发展企业文化,是最积极的因素。这就是显性化的最直接表现。
但是,金融市场的认可需要时间,而其他来自民间的驱动也不可忽视。通过提升公司的社会形象,获得公众的认可,可能的驱动力包括:提高顾客的忠诚度、提高对于高端员工的吸引力、作为区别于其他竞争对手的标志、规避公司可能面临的道德风险和经营风险等。
公司的道德准则不可能孤立于社会道德体系之外而存在,公司不可能长期仅仅作为一种高高在上的道德标尺而存在,因此,要提升公司实践社会价值的积极性,根本在于公众对于这种发展观的认可。如同我们不能想像一个只追求经济利益的客户,会因为对方的社会责任感,就改变自己的生意决策;我们也不能想像一个只看工资单的雇员,会在求职时把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作为自己投递履历的依据。
因此,根本上,要让企业成为更加注重公众价值的企业公民,就需要让全社会认同这种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而全社会的认同,是生态、环保、社会责任等隐性价值成为显性价值的前提。
由此,我们如今在全国上下大力提倡的科学发展观,建设创新型国家,不但对企业提出了重新审视自己发展哲学的要求,更是在外界营造一个帮助企业顺利完成转型的环境。当然,这种重塑发展哲学的过程,不仅是对企业的要求,也是对所有公民、对各级政府的要求。 (据《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