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1版:一版要闻
4  
PDF 版
· “凌云”摩托驶向欧美高端市场
· 农宅新建百万平米 耕地反增近八千亩
· 宁波推行“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
· 路桥千余大中专毕业生回归农门
· 常山农村信访率下降两成多
· 一位退休工人和他的《左联史》
· 义乌二中开辟“田野课堂”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4月10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校园办起“农场” 学生扛上锄头
义乌二中开辟“田野课堂”
  本报讯 (记者 洪加祥) 近日,记者在义乌市第二中学惊奇地发现,教学楼旁,宿舍窗下,10多个小花园内小麦扬花结穗;大门两旁、食堂门外,草坪上是大片金灿灿的油菜。高三(4)班的龚晨舒对记者说:“起初看到麦苗,我以为是不知名的高档草,经上网查询和校长的介绍,才知道这就是可做面包、包子的小麦。”

  谈及为何要在校园办“农场”?校长朱跃望说,为了教育学生热爱劳动,爱惜粮食。校方在去年冬天决定恢复劳动课,可是随着城市化的推进,附近找不到农田,大家想到了校园前后的十多个小花园。于是,他们把50棵桂花树移植到路旁,腾出了5亩多地,种上小麦和油菜。

  从此,每周二下午,二中校园内会响起《在希望的田野上》的优美旋律,一群又一群身着校服的学生,扛起连他们父辈也久违了的锄头,在老师指导下,除草松土,或挑起城市里不多见的木桶浇灌秧苗。一位姓傅的高一学生在劳动现场对记者说:“现在我才知道,小麦要经过寒冬的孕育才能在春天扬花抽穗。确实‘粒粒皆辛苦’啊!”如今,在学校食堂的水池边剩饭剩菜少见了。

  与此同时,学校还在赤岸镇建起学生劳动基地,每个学年组织一周的农业劳动实习。记者在采访中,正好遇到家长在等待一周劳动锻炼回来的孩子。看到孩子脸变黑了,大人们既心疼又欣喜。高二(1)班鲍建华的父亲是个成功的商人,看到孩子的变化,高兴地对校长说:“现在孩子不仅学习好,而且懂得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变得有出息了。”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