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7版:新闻周刊·心理
3  4  
PDF 版
· 我白害怕了一场
· 我的忙忙碌碌 到底有没意义
· 婴儿也乐于助人
· 男人为何怕“唠叨”
· 关怀误区
· 献身误区
· 浪漫误区
· 形象误区
· 快乐误区
· 29岁最容易当名人
· 香港精神康复机构考察记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2006年4月8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香港精神康复机构考察记
■曹日芳
  调查结果显示,我省15岁以上人群精神疾病总患病率为17.3%。最常见的疾病为心境障碍8.6%,焦虑障碍4.3%和物质使用障碍3.0%。抽样调查显示,15岁以上普通人群对“酒精依赖”、“躁狂症”和“强迫症”的知晓率,均不到20%。

  为了更好地开展杭州市精神卫生工作,深化精神病人康复训练的内涵,前段时间,我带队参观考察了香港的社区精神康复机构,颇有收获。

  病人在这里学一技之长

  在香港,非常注重精神病人的社会技能的康复和职业技能的培养。一个病人从住院治疗结束到完全走向社会参加工作,要经过很多的训练。比如日常生活能力的训练、社会交往能力的训练、职业技能的训练等。这里有病人居住的宿舍、训练场所和活动中心;有为病人服务的杂货商店、餐厅、农场以及工厂等。除了专业人员和部分管理人员以外,所有的事情都是病人自己操作。

  当地还能给病人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比如:病人的职业康复训练,从工作的引进、产品的加工、销售等都有专门的人负责。病人一旦在训练场所得到了康复,有了一定的劳动能力后,有专门工作人员为他们寻找工作。

  我们有的工疗站不敢让病人去做一些“危险的事情”,如做饭、剃头等。主要是我们的认识观念不同,我们更注重的是病人的药物治疗,康复理念不强,看管病人的成分更多一些。

  精神病人没有遭遇歧视

  很多人对精神病人有着强烈的防范心理,曾经出现过居民抗议在社区里建工疗站。在工疗站里,也有工作人员认为“没人敢吃病人做的饭,没人敢让病人剃头”等等。

  但在香港,我们所到之处,看到所有的人对病人就像对待正常人一样。

  在参观病人的中途宿舍和日常训练中心时,我们问其中的一个病人:“你在这里生活怎样?”

  “我在病房住院结束后就来到了这里,感觉就像在自己的家里一样。这里的工作人员每天都和我们一起参加各种训练内容,一起做各种日常事物,还一起吃饭。在这里呆两个星期,我就要到加工厂那边去做手工了。他们都非常尊重我们。”

  “那你们在社会上生活呢?”

  “也一样,社会上的人也很尊重我们,在很多地方还特别照顾我们,比如为我们寻找工作。”

  康复机构的规模巨大

  香港社区精神康复机构的规模和投入都非常巨大。他们的中途宿舍就像一个个小小的“居民区”,一般都能容纳几十甚至几百个病人,里面的设施也很齐全,生活用品样样都有。在他们的庇护工厂,一个车间就是几十人,有的还是流水作业。有手工作业,有修理工间,小卖部,餐厅,农场……“只要病人愿意,我们都可以接纳他们。”有关工作人员向我们介绍。康复机构投入的资金也非常大,有的是政府部门“买单”,有的是慈善机构捐助。

  杭州工疗站在国内算是享有盛名,不论是建造的规模和投入的资金,还是管理的经验,都是国内领先的。

  近期,杭州市萧山区和滨江区已筹集大量资金,准备建造大规模的康复中心。这一举动鼓舞人心。

  我们与香港大学签署了一份意向,主要内容包括香港的专家定期来杭州传授精神康复的经验,派人员到香港进修、考察学习,以及提供资金对康复机构的建造进行合作项目等。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目前工疗站面临的问题都将得到解决,精神病人将越来越受到重视与关注,社会将更加和谐。

  (作者系杭州市精神卫生办公室工作人员)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