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3月31日电(记者 谭晶晶 徐松) 日本日中友好七团体会长31日首次与中国有关民间团体领导人齐聚北京,共商中日友好大计。双方一致认为,应更好地发挥“以民促官”的积极作用,推动包括青少年交流在内的各领域交流活动,促进两国关系的改善和发展。
31日上午,正在中国访问的日本日中友好七团体会长与来自对外友协、中日友协、贸促会、全国青联、全国妇联、全国总工会等中方民间友好团体的负责人座谈,就加强民间交流、改善中日关系交换意见。
这是日中友好七团体会长首次联合访华。这七团体是:日本国际贸易促进协会、日中友好议员联盟、社团法人日中友好协会、日中文化交流协会、日中经济协会、日中协会和日中友好会馆。
中日友协会长宋健说,当前中日政治关系面临困难局面,两国国民友好感情下滑使我们感到忧虑。民间友好是中日友好的传统优势。为推动双方政治关系的改善,他建议两国民间团体共同努力,推动两国政界交流,稳定和发展经贸交流,加强文化交流,推动青少年交往,培养中日友好事业的接班人。
日本国际贸易促进协会会长、日本前首相桥本龙太郎说,七团体认为,要克服当前两国关系的困难和国民感情的恶化,最重要的是双方应遵守日中三个政治文件的原则,深刻吸取历史教训,用面向未来的姿态发展日中关系。
近年来,日本领导人接连参拜供奉甲级战犯牌位的靖国神社,极大地伤害了曾经被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的亚洲各国人民的感情,导致中日关系严重恶化。对外友协会长陈昊苏说,靖国神社问题已成为影响中日政治关系的主要症结。“虽然中日两国间不仅仅只是靖国神社的问题,但如果不首先解决这一问题,其他问题也不能随之解决。”他说。
“‘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中方领导人一直本着向前看的态度处理两国间的问题,双方未来的交流和合作更加值得珍视。”陈昊苏说。
他呼吁两国民间团体本着“以文促信”、“以经促政”、“以民促官”的方针,通过推动文化交流、经贸合作和各种形式的民间往来,增加两国人民的相互信任,促进政治关系的改善。
一些中日民间团体负责人对“政冷”给“经热”造成的冲击也深感忧虑。目前,中国是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日本是中国利用外资的第二大来源国。贸促会会长万季飞表示,经贸关系是支撑中日关系发展的重要因素,希望双方继续促进企业界之间的交流,将日本的资金、技术、设备与中国的市场和劳动力相结合,实现互利共赢。
长期致力于日中友好的日中友好协会会长平山郁夫认为,两国应重视推动青年人之间的交流,包括组织年轻记者互访等,增加对彼此的了解。在敦煌艺术研究上颇有造诣的平山郁夫介绍说,中、日、韩近日启动了一项合作计划,将在未来5年内共同培养100名保护“丝绸之路”沿线文化遗产的专家。他还鼓励双方互办书法珍藏品展览、音乐会等文化交流活动。
日中协会会长野田毅说,他至今对1965年的400名日本青年访华和1984年的3000名日本青年访华记忆犹新。他认为青年人之间的交往对推动日中世代友好有着重要意义。
全国青联名誉主席周强表示,中方愿与日方共同努力,促进两国青年记者交流,开展如共同植树等两国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大型活动,为发展世代友好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