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据中央电视台报道 目前,在中国正使用的120多种少数民族语言中,使用人口在一万人以下的语言占了一半,千人以内的20余种少数民族语言,基本上处于消亡的边缘。
赫哲语,目前能用本族语交际的只有十几个60岁以上的老人;满语,现在只有约100人能够听懂,约50位老人还可以说;塔塔尔语,使用人口不足1,000人;还有仙岛语,是阿昌族一个支系使用的语言,使用人数约100人左右……这些濒临消失的语言大多没有相应的文字,仅仅保留在山歌、传说等口头语言形式中,靠口耳相传。
语言多样性是人类最重要的遗产之一,每一种语言都蕴藏着一个民族的独特文化智能,因此任何一种语言的消亡都将是整个人类的损失。世界上近6000种语言正在以一种加速度消亡,时至今日,大约已有3000种语言濒临灭绝。
云南大学研究语言和民族文化的木霁弘先生说,现在中国的民族语言已经到了一种非抢救不可的地步,一种语言的消失不亚于一个物种的消亡。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与人类学研究所副所长黄行为记者提供了这样一组资料,目前中国正在使用的少数民族语言有120种以上,但是各语言使用人口极不平衡,约90%的少数民族语言使用人口集中在壮语、维吾尔语、彝语、苗语、藏语、蒙古语、布依语、朝鲜语等15种语言中,而80%以上的少数民族语言使用人口集中在前10种语言。
黄行特别说明,少数民族中使用人口在一万人以下的语言,占这一百多种语言总数的一半,尤其是千人以内的20余种少数民族语言,基本上处于濒临消亡的边缘。因此对这些语言进行记录,制订新的主动型政策,以及采取新的措施来增强这些语言的活力,已是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