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瑞典,只要开车离开首都,不出10公里,农村社会的景象就会展现在人们面前:一座小教堂,几间涂着传统红色的小木屋,村子外的田野上歇闲的拖拉机。以前,教堂是凝聚瑞典农村社会的核心。如今,各种由农民自己组成的合作社则成为瑞典农民表达他们经济和政治意愿的代言人。
瑞典的农民合作社是农民在自愿基础上建立的经营性合作组织,其中规模最大的合作组织叫“瑞典农民产品销售合作社”,瑞典人称之为“农家人”合作社。合作社的标志是一颗正在发芽的麦粒。在瑞典南北各地的农场乡间,从巨型粮仓、肥料车间到负责粮食检验的实验室和宣传科学种粮的研究所,到处可以看到有这个标志。
“农家人”合作社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后期瑞典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的时候。随着机械化的发展,小户经营的农庄面临经济上的难题,他们的农产品价格在市场上无法和大农庄竞争。为了保护地区小户农庄的经济利益,一个由农民组成、由农民经营管理的合作社诞生了。最初是一个地区的小户农庄单纯经济上的合作,随着合作社的发展,地区之间也联合起来。今天,瑞典全国有5万多农民加入了“农家人”合作社。年营业额高达31亿欧元,是欧洲最大的农民合作社。
目前,瑞典各地的农民合作社共有600多个,按专业可分为近20个类型,有90%以上的农民加入了合作社。瑞典市场上,大约75%的农产品是由这些合作社提供的。一个农民通常同时加入几个农业专业合作社。
在斯德哥尔摩郊区的一个农场里,年近60的伦德贝格告诉记者,他自己就是5个合作社的成员。伦德贝格把他饲养的肉牛交给肉类合作社屠宰定级,每天挤的牛奶由当地的奶制品合作社收运加工,收割的小麦等送往粮食销售合作社,采伐的木材则由林业合作社运往木材加工厂。最后,他的大部分收入会存入农民合作社的银行。
那么,瑞典农民为什么乐于加入合作社呢?伦德贝格向记者讲述了他的切身感受。首先,合作社帮他解决了农产品的加工、销售问题。瑞典的农民合作社拥有自己的加工企业,并同一些超级市场等建立了固定的供销关系,不但销路有保证,而且价格也很合理。这样,他就可以专心投入生产。其次,合作社帮助他获得了很多重要的市场和技术信息。每年年初,他都根据合作社提供的市场供求信息,有的放矢地去生产市场需要的产品。去年,合作社建议他多饲养一些生态肉牛,结果当年他这方面的收入就翻了一番。再次,合作社可以维护农民的利益,成为稳定农产品价格的重要力量。伦德贝格告诉记者,根据瑞典议会通过的法案,农产品的市场价格要由农民协会、消费者协会和政府三方协商决定,瑞典的全国农民协会就是由各地的农民合作社和农业工会联合组成的。最后,合作社还会发挥规模采购的优势,低价向农民出售种子、肥料、饲料和机械等,连家庭用的黄油、奶酪等食品,价格都很便宜。
瑞典农业科技大学的学者约翰逊表示,瑞典可耕地面积还不足国土面积的1/10,作物平均生长期不到200天,农业劳动力更是只占全国劳动力的4%,却能稳定保证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其中原因固然很多,但农民合作社在经营管理方面所起的作用不可低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