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9版:专版
3  4  
PDF 版
· 百年越剧诞生地 千年剡溪唐诗路 万年文化小黄山
· 东王村:百年越剧从这里诞生
· 诗意流淌的唐诗之路
· 长江下游迄今发现最早的新石器文化
· “百年越剧”嵊州纪念活动安排一览
· 发挥优势 创强争优 加快越乡文化名市建设进程
· 嵊州 倾力打造“越剧之乡”金名片
· 出人出戏 推动越剧繁荣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3月27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嵊州 倾力打造“越剧之乡”金名片
  作为越剧故乡,嵊州市委、市政府把繁荣越剧事业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目标,作为事业来发展、产业来开发,使“越剧团,团团都有嵊州人;嵊州人,人人都会唱越剧”的优势和传统得以延续和发扬。特别是近年,更加明确地提出了建设越乡文化名市的目标,从而使嵊州的越剧艺术和事业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

  设立2000万元越剧文化发展专项基金。出台了《嵊州市文化建设发展规划》、《关于加快文化建设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越乡文化名市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支持社会力量兴办文化促进民办民营文化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关于加快文化人才培育和文化精品创作的若干政策意见》等政策,还建立了2000万元的越剧文化发展专项基金和“绿城·嵊州”越剧发展奖励金。

  建成越剧博物馆——全国首家专业戏曲博物馆。近年来,嵊州市建成了一大批镌有越剧艺术印记的标志性建筑,1990年建成了全国首家专业戏曲博物馆——越剧博物馆;修复了越剧发展史上的标志性建筑,如城隍庙、东王村香火堂、施家岙古戏台、四季春科班旧址及一批老艺术家、老艺人旧居等;建造了越剧艺术中心,改善了越剧艺术学校的软硬件设施;投资1亿元辟建了文化广场和中心广场,还在城乡修复了一大批古戏台和100多个越剧戏迷角等。

  每年投入100万元排大戏。嵊州市提出了打品牌、抓精品、出效益的要求,促使越剧团在演出中不断提高,在竞争中不断发展。目前,涌现了一位“梅花奖”演员和一位越剧“新十姐妹”,5名演员正式成为金派、王派、陆派、徐派、傅派弟子。近年来市里每年投入100万元排大戏,新编的大型历史故事剧《貂蝉与吕布》、《柳永与虫娘》和《蔡文姬》成为长演不衰的精品剧目。最近又新排了向“百年越剧”献礼的大戏《王羲之》。

  百个民营剧团闯天下。至目前全市有民营剧团100多个,从业人员4100多人,整个产业总收入达8000万元。民营剧团的红火,拉动了戏剧服装业、演出培训业等相关产业。全国首次民营剧团演出人员职称评聘试点工作获得成功,有44名和16名演员分别获国家三级和四级演员职称。嵊州市民营剧团发展经验得到了国家、省领导的充分肯定和重要批示,要求对这一经验在全国和省内推广。

  梅花奖花落嵊州。创建了浙江省梅花奖演员学习基地,在越剧之家的基础上创办市越剧艺校,并接轨省艺校和上海戏曲学院。几年来累计向全国专业越剧团输送了演员和演奏员1000多人,涌现了一大批走红舞台的越坛新秀,如白雪、李玲玉、黄美菊、裘巧芳等。2004年,嵊州市越剧团演员黄美菊获第21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同时涌现了3名全国少儿戏曲小梅花奖演员。

  年年举办中国民间越剧节。自1999年起,每年举办中国民间越剧节,至今已连续举办六届;举办“越剧大家唱”培训活动,印发万册“越剧大家唱”普及读本,对市民进行短期速成培训;坚持越剧教育从娃娃抓起,创立了多个小小越剧团;建立了10多个越剧戏迷协会,成立外来人员越剧俱乐部;经常性举办各年龄段的越剧大奖赛和越剧文艺广场晚会;多次开展全国性的越剧演唱、比赛和研讨活动;还协同拍摄电视专题片《百年越剧》和电视连续剧《红粉须眉》和《飞花如蝶》等。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