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越剧百年的此刻,这个出自江南的剧种,继续着它的传奇。无论是在剧院,还是在民间,越剧的演出仍然能够获得大量的戏曲观众,就此,本报记者采访了对越剧有深入研究的中国艺术研究院傅谨博士。
问:为什么越剧这么受欢迎?
傅谨:如果回顾20世纪的戏曲史,你会发现这是一个规律,就是许多来自民间的曲种都冒了出来,这是一个潮流。
我们大致上把戏曲分成两类:一类是所谓的大戏,比如,京剧、昆剧;另一类就算是小戏吧。这里说的大小,倒不在于其观众多少,意义是否深刻,而首先是从历史积淀上来看的。前面一类的戏,早在宋元就有了成熟的舞台形式,后一种,则是从民间的滩簧戏、说唱艺术逐渐演变过来的,慢慢地才上了舞台,才变成多人表演不同角色的形式。
上个世纪,后一类的戏,像越剧、评剧、黄梅戏、沪剧等,都是在这个阶段发展起来的。
问:那么相对于同为小戏的其他剧种,越剧的优势为什么也这么突出呢?
傅谨:这正是我想接着说的。很多事情有偶然性,就拿越剧的诞生来说吧,它为什么偏偏是在嵊州,就很难从逻辑上完全解释清楚。当然,作为一种抒情的说法,我们说这里的山清水秀,孕育了越剧,但山清水秀的地方多了。
不过,需要说明的是,越剧虽然是产生在嵊州,却是在当时最发达的城市上海成熟起来的。它多少有些海派的市民味,却很少沾染宫廷味,我想这也正是越剧能够用很短的历史征服大江南北无数观众的奥秘所在。相对来说,像黄梅戏,就基本上在民间发展完成了。
对越剧的发展来说,它有两个很重要的机遇:一个是上世纪50年代初期,在上海,开始时几种戏曲的分量是差不多的。但由于种种因素,戏曲的曲目主要集中在爱情题材上。你不得不承认,由于音乐元素上的先天优势,使得越剧特别擅长用来表达这个主题。大约到1956年之后,随着《十五贯》的上演,戏曲的题材才有所变化,但那个时候,越剧已经稍稍领先其他的剧种了。一个更重要的机遇是,改革开放之后,电影《红楼梦》在全国的上映,使得越剧的曲调被全国观众熟悉,这使得它的优势不可动摇了。顺便说一下,如果不是电影《天仙配》,黄梅戏肯定没有它现在这样的知名度。
问:我知道你曾经多次深入到浙江的民间剧团里,对当地剧团有很深的了解。你怎么看待民间演出的兴旺?和越剧草创时期的民间演出比,现在又有什么不同呢?
傅谨:其实民间的欣赏口味还是跟着城市走的。民间演出的兴盛是我刚才说的越剧在和其他剧种竞争取胜之后的必然结果。至于民间演出的变化,我觉得90年代初期的演出和传统上没有太大不同,是一种民间演出的修复过程。但是之后,就有改变了,主要是新的剧目,像小百花演出的剧目也都进入了民间演出。这也印证了越剧的生命力。比如《曹操与杨修》是一出很好的新编京剧,但没听说有哪个民间剧团会去演的。在温州有20多个民间京剧团,无一例外,演的都是传统老戏。
问:那么面对各种新的娱乐形式,你对越剧的未来怎么看呢?
傅谨:历史上的中国戏曲先后由300多个剧种组成,至少100多个剧种有完整的音乐、表演和剧目体系,其中的盛衰是很正常的。何况,今天我们面临着全球化的困境,主流的美学趣味已经发生了变化。去剧院欣赏一场戏曲表演,在有些人看来不仅不再是正常的娱乐活动,甚至可能让人觉得奇怪。
令人欣慰的是,在江南的民间,看越剧仍然是老百姓日常生活中很普通的一部分。一个重要原因是,它承载着为传统民间风俗活动助兴的功能。何况,对于越剧来说,它的情况也跟其它剧种不同,传统的成分比较少,无论从哪个方向追求,无论怎么创新,都很容易获得认同,甚至向别的剧种学习,也可以看作创新精神。
也许它很难重复昔日的辉煌,但作为文化多样性里重要的有生气的一部分,越剧将继续演变、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