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在俄罗斯的“掘金”空间将更为宽广。
3月22日,在北京举办的中俄经济工商界高峰论坛清晰地传递出一个强烈信号:双方在国家层面上将进一步提升贸易规模和质量,积极推动双向投资合作,并深化能源资源开发合作,加强高新技术合作。
正在全面提速的中俄经贸关系将给浙江企业带来哪些商机?在中俄边贸和资源能源开发等领域捷足先登的浙商,又该如何去把握商机?
浙俄边贸提速
中俄边贸如今已成为浙商眼里不折不扣的一块“宝藏”。
据省中小企业局提供的调查资料显示,眼下常年活跃在黑龙江省东宁、绥芬河等重要对俄边贸口岸的浙商已达2万人,光是每年可统计的对俄边贸成交额就达14亿美元左右。
绥芬河浙江商会会长祝琦云是喝到浙俄边贸“头口水”的浙商之一。在被誉为“对俄第一口岸”的绥芬河,他与人合作,斥资2000余万元兴建了一座新东方商厦,如今这里成了俄罗斯商人必然光顾的购物场所之一。夏秋两季,每天来此的俄罗斯客商近2000人,日均成交额达400万元。祝琦云表示,近年随着中俄经贸关系的升温,来绥芬河做边贸的浙商正以每年20%的速度增加。在中俄经贸驶入“快车道”后,相信前来的浙商会更多。
就俄罗斯市场而言,浙商无疑更具优势。这不仅仅在于浙商“出道早”,更重要的是浙江产品适销对路。浙江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赵伟教授认为,以民企为主的浙江制造业,素以“小产品、大市场”著称,其量大、质优、价格适中的日用小商品与轻工产品,对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而轻工业薄弱的俄罗斯来说,具有明显的互补优势。从这点上看,浙江产品在俄罗斯的“天地”可谓相当广阔。
从俄罗斯方面透露的市场信息也表明,家电、轻纺产品、建材这类商品堪称紧缺商品。电视机、洗衣机、空调、电冰箱的市场需求未来几年将以年均15%的幅度递增,而其“自给度”仅25%;棉布、服装、鞋帽等轻纺产品的年进口额高达136亿美元;壁纸、塑钢门窗、厨卫用具等装饰材料也需大量进口。专家认为,这块市场对于浙企而言,几乎可用“量身定做”来形容,“钱景”非常诱人。像西湖牌电视机、合资松下洗衣机、华日冰箱、奥克斯空调……应该都能在俄罗斯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而萧绍一带的轻纺业、杭嘉湖地区的建材业更是浙江制造的传统强项,在国内都处在前列。
资源合作开发大有可为
俄罗斯不仅是浙江制造巨大的潜在市场,同时也是浙江民企从事资源开发的首选之地。
来自省统计局的权威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浙商在境外共投资了8个森林和矿产等资源开发项目,中方实际投资4975万美元,折合人民币超过4亿元。其中,2/3的项目集中在俄罗斯。当中俄双方在国家层面上的能源资源合作开发大计“一锤定音”之际,浙江民企也从中“嗅”到了浓浓的商机——
初出道便一举揽下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州一林场24万公顷森林的25年采伐权后,新洲集团就被人视为浙江民企在俄罗斯投资资源开发的成功典范。不过,在董事长傅建中看来,这仅是其在俄罗斯从事资源开发迈出的第一步,“后手”还有很多。森林、煤炭、有色金属乃至石油、天然气等都已被其纳入合作开发的视野。眼下,中俄能源资源开发合作的这种全面升温的态势,对企业的最大好处就在于孕育了一个资源开发的政策性“温床”。
专家表示,俄罗斯众多资源宝藏中,除石油、天然气战略意义重大,更适合作国家层面的整体合作开发外,森林、煤炭、有色金属等资源浙江民企都可以“一试”。在合作形式上除了直接投资外,收购、兼并俄方资源开发企业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更便捷地获取资源的勘探权与开发权。
值得一提的是,在浙商“领跑”俄方资源开发的同时,我省与俄罗斯的科技合作也是快人一拍。2005年11月底,省科技厅与俄罗斯国家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俄罗斯国立远东理工大学签署了科技合作协议书,浙俄双方就80余个科技合作项目进行了对接。此番中俄双方加强高新技术合作的愿景,必然给我省深化与俄方的科技合作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