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海宁日报记者 袁亮华 通讯员 徐晓新)“有了这个编号,我们农民买农药就放心了!”3月17日,海宁市马桥街道湖塘村兴达农业生产资料商店,刘老汉拿起一瓶“草甘膦”农药,看了一下瓶盖高兴地说。
刘老汉家旁边的这家农资店,经销的每一瓶农药瓶盖上都标有“海农-010”的编号。“这就是农药的身份证。”工商人员介绍说:“海农指的是海宁农资,010指的是该店编号。农户一旦发现自己买的农药存在质量问题,可按号到工商部门投诉,工商人员在网上一查便可知晓。”
海宁市内279家农资经销店,目前已是店店有号,所有农资产品均实行准入制、合同化管理。所有农资店都要与工商部门签订责任书和对农民质量承诺书。店里《农资产品进货(准入)台账》、《农资产品销售台账》等十分齐全,详细记录着农药、种子的进货单位、品种、数量、发票号码等内容。
“农资产品实行百分百合同管理后,外面的假农药假种子就很难进来了。”工商人员说。比如某种新农药要进入海宁市场销售,必须经当地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试用,没有发现问题后再向全市推广。而该市所有农资产品均从纳入监管范围的农资公司、植保站进货,从源头上保证了产品质量安全。
今年,结合国家六部委农资销售实行100%配送、100%连锁的要求,海宁市进一步深化完善农资产品经销和监管模式。至2月底,该市279家经销店已全部按照国家要求实现配送、连锁,实施进度走在全省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