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备受瞩目的兰州“道德银行”宣布停业。爱心“捐献”,究竟需不需要有所回报?“道德银行”是否是吸引人们广献爱心的最佳方式?与这家“道德银行”的开业一样,此次停业同样在当地引起了人们不同的看法。
于2003年11月成立的“道德银行”,首创于兰州市火车站街道红二村社区。这个社区下岗失业人员多、外来人口多、残疾人员多、孤寡老人多,居住环境虽不理想,但却形成了一个可贵的相互帮助的传统。红二村社区成立后,工作人员很快捕捉到这一亮点,产生了创立“道德银行”的想法。
“道德银行”实际上是社区对志愿服务者高尚道德行为的量化的、带有肯定和鼓励性质的管理,社区搜集志愿者的好人好事记录在案,并量化成分值“储蓄”,日后当这些志愿者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时,则可以获得其他志愿者的“升值”服务回报。
刚开始,居民感觉将个人所做好事“存储”下来,以便在日后“支取”的做法很新鲜,大家都很乐意将其记到账册里,但慢慢地,人们不愿记了。存储内容的大量减少,使“道德银行”失去了存在意义。
年底一统计,社区工作人员发现,好人好事反而不如以前多了,许多原本属举手之劳的好事,现在大家也不做了。据推测,有一部分人可能会对“道德银行”不屑一顾,甚至反感,认为每做一件事都要记一笔,是对其献爱心行为的贬低。
不久前,在社区居民代表大会上,代表们一致同意:与其让“道德银行”在有名无实中苦撑,不如干脆停业。红二村社区“道德银行”的停业,在兰州引起了普遍关注,市民们大多深表惋惜。
但出人意料的是,红二村社区的爱心行动、互助行动并没有就此停息。记者在社区采访时,恰巧遇见几位居民正在捐衣物。工作人员说:“捐赠不用登记、不用上册,大家都认为很正常。”
采访时,不少社区居民认为,“道德银行”停业,其中原因很复杂。一方面,部分居民认为做好事并不是为了图回报,他们的奉献很真诚,因而并不愿事事记录;另一方面,一些并不愿经常奉献爱心的人,刚开始装装样子,时间长了也难以坚持。
对此,一位社会学工作者认为,“道德银行”对提升公民道德,无疑具有正向激励作用。但道德的提升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人们不可能一蹴而就,但也不要轻易放弃探索,良好道德的形成,需要人们不断去促进。(据工人日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