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引起了海内外高度关注。代表委员们给予高度评价。政府工作报告是如何诞生的,它向海内外传递出什么样的信息?追寻报告起草的过程,采访报告起草背后的动人故事,感受到的是报告蕴涵的“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加美好”的激情和力量。
这是一份充分发扬民主的报告:前后90多天,反复征求意见。报告起草过程,就是一个集中民智、反映民意、凝聚民力的过程。
2005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不同寻常的一年。这一年,是“十五”的最后一年,也是“十一五”的奠基之年。在2005年即将结束时,如何分析判断形势,理清发展思路,确定新一年任务,制定五年规划,向全国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成为国务院的一项重要工作。
从寒风凛冽的隆冬,到鲜花绽放的三月,前后90多个日日夜夜,政府工作报告经历了一个集中民智、反映民意、凝聚民力的过程。
政府工作报告起草工作,是在温家宝总理主持下进行的。2005年12月初,正是寒风劲吹的时节,以国务院研究室同志为主、有关部门和地方同志参与的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正式成立,拉开了起草工作的序幕。
温家宝总理非常重视报告起草工作,对报告起草的指导思想、主要内容、框架结构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他一再嘱咐起草组的同志们:“要用事实说话,实事求是,不讲套话、空话”“要大胆创新,与时俱进”。
新形势,需要新方式;新情况,需要新内容。面向“十一五”,温家宝总理明确指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方式和内容应体现改革精神,有所创新。2006年政府工作报告将年度政府工作与“十一五”规划纲要结合起来,主要讲年度工作,简要讲五年规划纲要。
这一新颖的报告政府工作方式,可以比较好地兼顾五年规划与年度工作,把五年规划指导性和年度工作操作性结合起来;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回答人民群众关注的现实问题,更加贴近群众。
“我们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我们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我们所做的一切都要对人民负责。政府工作中对年度工作讲得具体和明确一些,更有利于人大代表对政府工作的监督检查。”温家宝总理饱含深情地说。
根据温家宝总理的指示,起草组的同志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投入了紧张繁忙的起草工作中。
初稿形成后,温家宝总理提出了许多重要意见,并亲自动笔修改。
2006年1月6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报告》稿。起草组根据会议讨论的意见进行修改,温家宝总理审定后形成提请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审议的报告送审稿。
1月12日,胡锦涛总书记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审议《报告》送审稿。起草组遵照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讨论的精神进一步修改,形成了《报告》征求意见稿。
1月20日,国务院第8次全体会议讨论并决定将《报告》征求意见稿发给各省(区、市)和中央党政群151个部门征求意见。
一条条坦诚相见的意见,一份份畅所欲言的建议,似涓涓细流,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传递出亿万人民的关切之情。
2月7日,春节长假后的第三天。上午9时,温家宝在国务院小礼堂主持召开了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学者座谈会。此后,企业界人士和基层干部、工人、农民代表座谈会,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界代表座谈会,各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座谈会相继召开。
“基层群众最了解实际情况。他们的意见,看似一般,实际上有不少我们值得研究的大政策。”温家宝总理说。乡村医生、中学教师、普通车工、村党支部书记,被请进中南海与总理围坐在一起共商国是。
起草组对各方面的每一条意见都认真研究,对报告进行了丰富、补充和完善。共修改320处,比较重要的修改40余处。
2月21日,胡锦涛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了政府工作报告。
3月5日,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站在人民大会堂大礼堂的讲台上,以洪亮的声音庄重地宣读了这份经过反复修改的报告。
这是一份关注民生的报告:“政府工作报告,是向人民的工作汇报,要注意有针对性地回答人民群众关注的问题”。
“关注民生”,是代表委员们对政府工作报告最多的肯定。
报告起草之初,温家宝总理就明确指出,政府工作报告是向人民汇报工作,应该把观点和翔实的数据、例证、措施结合起来写。总结工作,成绩要讲够,问题要讲透;部署工作,要讲清楚思路,明确任务和政策措施。要注意有针对性地回答人民群众关注的问题,贴近实际、贴近群众。
报告起草过程中,起草组的同志们进行了大量的民情民意调查。
在看完报告的初稿后,温家宝总理还特别指出,教育、医疗和安全生产问题,广大群众十分关心。这些问题关系到报告全局,要在内容上突出出来,要有新的政策措施,显示政府解决这些问题的诚意和决心。
民心、民情、民意,在报告中体现,反映着党和政府对广大群众的一片深情。
——在深刻分析经济社会中的困难和问题时,政府工作报告坦陈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不少问题还没有很好地解决。明确地列出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上学难上学贵和在土地征用、房屋拆迁、库区移民、企业改制、环境保护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做好今年政府工作需把握的原则中,明确提出要关注民生。更加注重社会事业发展,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和社会稳定。
——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三大措施,破解上学难、上学贵的三大政策,加强安全生产的七大举措……一些代表说,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解决群众切身利益重大问题的阐述措施十分具体、政策非常明确。
——五年财政新增义务教育经费累计将达2182亿元,中央财政支持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五年投入200多亿元;今年为新型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增加支出42亿元,再安排30亿元国债资金支持煤矿瓦斯综合治理和利用的科技攻关试点工程……从20处投入,到9处支出,涉及教育、医疗、就业、环保、安全生产等,无一不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
在两会召开前,中国政府网推出大型网上调查——“2006年你最关心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哪些问题?”调查结果显示,看病难、看病贵排在第一位,接下来是教育收费、收入差距、房价、社会保障、就业等。而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这些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恰恰是政府今年工作的重点。
“吻合”,绝对不是巧合。百姓盼望的,正是政府关注的;政府要做的,正是百姓急需的。这种共识,其实是我们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立场一致、利益一致、目标一致的真实体现。
这是一份科学发展的报告: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机遇与挑战并存,压力与动力同在。一些代表委员指出,这份承前启后的政府工作报告,必将进一步推动中国发展进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轨道。
无论是总结去年成绩,还是部署今年以及“十一五”时期的任务,都贯穿着落实科学发展观这根“红线”。
“坚持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坚持推进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坚持把解决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放在突出位置”。“三个坚持”再明白不过地传达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导向。
——突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延续了2600年的农业税被全面取消。国家投资重点要从城市转向农村,公共财政的“阳光”更多照耀农村,农村综合改革坚定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将为9亿农民带来更加美好的生活前景,进一步激发出广大农村的生机与活力。
——突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在提出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目标的同时,列入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左右这一新指标;在重视运用价格等经济手段促进节约同时,把节能降耗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统计、评价考核体系。加大产业结构调整、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力度,中国要从节约中求发展,从环境保护中求发展。
——突出关系全局的重大体制改革。中国的前途在于改革。当前改革正处于攻坚阶段,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推进各项改革。国有企业改革,金融体制改革,财税、投资、价格改革,这些重大的改革在新的一年里将要取得新的进展。
——突出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的投入迅速增长,政策支持力度明显加大。国家将用两年的时间,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用三年的时间基本建立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大力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经济社会发展“一条腿短、一条腿长”的状况将进一步改变。
——突出政府自身改革和建设。加快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深入开展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加强对公务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新的形势,艰巨的任务,向各级政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
两会期间,党和国家领导人,各部门负责人以及报告起草组工作人员分赴各个代表团、政协各界别,认真听取代表委员们的意见和建议。
汇集代表委员们的建议,“三农”问题是关注的焦点。资源和能源问题也占了相当大的比例。此外,劳动和社会保障、安全生产、国有资产保护、城乡建设等问题也受到代表委员们的关注。
根据代表委员们的意见和建议,起草组进行了分类整理,国务院对报告又进行了反复推敲和认真修改,共修改17处,其中比较重要的修改有8处。
大会闭幕前夕,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建议被吸收进报告的定稿之中。
我们国家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正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阔步前进。蓝图已经绘就,关键在于落实。只要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艰苦奋斗,真抓实干,就一定能够把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
新华社记者 孙杰 赵承 董峻
(据新华社北京3月15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