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5版:经济新闻
3  4  
PDF 版
· 一个新棉种卖了300万元
· “北交所”下月温州再“招亲”
· 有家实验室 专门烧家具
· 消费储值卡,过期作废不合理
· 一只烧饼的启示
· 维权到农村
· 寒流之后 温州早茶独争春
· 浙江化纤业效益止跌回升
· 印度“塔塔”立足 杭州拓展中国市场
· “洋货”问题查出一大堆
· 圣诞灯饰出口再遇“坎”
· 富了不望众姐妹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3月14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满身洋文真假难辨 进口食品竟也“早产”
“洋货”问题查出一大堆
  本报讯(通讯员 周晖 周燕华)外包装上满身的英文、日文,只有在不起眼的地方才标明真实身份——原来也是“中国制造”;超市的进口商品柜台混杂了一些国产货,让人“真假难辨”;部分进口食品生产日期“早产”了一年多……日前,宁波检验检疫部门对市区部分超市、商场和专卖店的进口食品、化妆品、洋酒进行了突击检查,检查结果为那些常买进口货的消费者提了个醒:买进口商品还得擦亮眼睛。

  在宁波市区的几家超市、商场,一些常人不易察觉的细节还是被检查人员“逮”住了。比如包装标识不规范。宁波检验检疫局林正耀科长指着一瓶日本产的“昆布柠檬酸”点出好几处标识的不规范处:如应标“原产国”的却标上了“产地”;应标“配料”的却标上了“原料”,而且保质期也只是笼统地写上“参见外包装”。而按规定,外包装的确切位置应注明,以便于消费者查找。笔者花了一番功夫才找到了保质期。

  在一家大型卖场里,检查人员注意到,进口商品专柜里的下半层却多为国产货,只是包装上布满了英文或日文,有误导消费者之嫌。同时,一部分进口商品身份也相当可疑,检查人员要求商家出示相关进口商品的检验检疫单证时,商家却无法提供。有关部门将作进一步的调查处理。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