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工行三门支行两张对比鲜明的“成绩单”:
一张是:1995年末各项存款余额9329万元,各项贷款余额13583万元,不良率高达58%,经营亏损299万元,综合实力排位全省倒数第一。
另一张是:2005年末各项存款余额达到11亿多元,各项贷款余额14.5亿元,五级分类不良率仅为0.02%,实现账面利润6807万元,人均创利100万元,经营绩效考核在全省50多家县(市)支行中排名第三。
一年突围:
锐意改革,摆脱困境
为摆脱困境,工行三门支行在1996年初向台州市分行立下了“撤并机构、精简人员、扭亏为盈”的军令状,然后大胆进行改革。
他们从激发员工队伍活力着手,推出了全员风险抵押制度。从行长到办事员,每人拿出40%的工资作为抵押金,到年末视全行经营状况进行考核,若不能实现“军令状”目标,则抵押金不予返还。
在经营管理上,重点整治不良贷款,严格操作规范,从源头上化解新的贷款风险;积极调整信贷结构,贷款向重点骨干企业和个人贷款等低风险行业、品种转移;落实清收不良贷款责任,加大催收力度,当年不良贷款率较上年末下降了27.4个百分点。经过一年的努力,该行当年新增存款9158万元,实现利润25万元。
四年巩固:
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九五”期间,工行三门支行依托地方经济,迅速抢占市场先机。在优化存款结构、不断加大揽存吸储力度的同时,该行实施贷款优化战略,保证新增贷款不欠息、不欠贷。他们坚持以效益为目标选择贷款客户,信贷资金主要投向重点企业及技改项目,积极拓展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及个人综合消费贷款市场,到2000年底个人类贷款市场占比高达80%以上。
与此同时,该行积极防范和化解贷款风险,建立了贷款风险台账和风险预警系统,落实贷款清收、监测分析等多项机制,实现了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各项业务进入良性发展轨道。
五年发展:
实现量与质的飞跃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工行三门支行找准业务发展瓶颈,有的放矢,积极突破。
首先是突破对公存款瓶颈。该行密切关注和掌握财政、社保、土管、城建、住房中心等系统大户的资金流向、增存潜力;筛选了一批优质中小企业,开展业务渗透拓展,提高企业存款比重,增强存款的稳定性;积极拓展高质量的票据业务市场,提高企业承兑汇票保证金存款。
在贷款业务营销上,该行以低风险的项目贷款为突破口,及时介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在掌握土地规划项目后,及时组织人员开展项目评估论证,凭效率“抢滩”,对工业园区、开发区、土地储备中心等贷款项目成功营销,累计发放贷款高达4.6亿多元。从2001年开始,该行认准核电项目蕴涵着极大的商机,对三门核电相关项目发放贷款近2亿元。
(宋焕茂 王良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