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王海斌花了2000多元钱,买来淋浴龙头、抽水马桶等设施,要在三层半老楼造卫生间。村里与之配套的窨井月前就已装在门口,他只要从楼上将污水、废水管道分别接至门口窨井内即可。在义乌市义亭镇雅文楼村,王海斌可能是最后一个建卫生间的村民,这里300多户农民在建起卫生间后,门前屋后都没了污水的痕迹。
而雅文楼村也仅仅是义乌农村下水道建设的一个缩影。目前,该市50个生态示范村顺利完成下水管道的铺设,有239个村正在开展此项工作。3年后,该市村村都要有下水道,解决农村污水问题。
近年来,经旧村改造、“小五化”建设及垃圾一体化处理等工作,义乌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在楼房越来越漂亮的同时,受基础设施和配套管理滞后的制约,农村污水处理工作仍严重滞后。有的村污水未经处理便直接排放到溪流、池塘中;一些村水泥路上污水横流,水沟里流着污水垃圾;还有的村中池塘,水乌黑发臭,漂浮着垃圾、泡沫等,漂亮农舍与乌黑池塘形成鲜明对比。究其主要原因,就是多数村庄没有下水道,致使污水、粪便直接排到房前屋后的沟里,一到下雨天,这些污水在地面四处横溢,臭气熏天,造成苍蝇、蚊子滋生,严重影响村民的身心健康。
下水道问题靠一家一户也确实无法解决。在创建生态市时,经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提议,市委、市政府去年作出规划,痛下决心,分3年投资10多亿元,解决所有村庄的农村污水问题。雅文楼村去年3月实施旧村改造时,投资100多万元,筑起300个窨井,埋设3000多米水泥下水管道,从而使排污问题顺利得到了解决。
结合雅文楼村的经验,义乌市对有关规划进行修订,要求还未进行旧村改造的村,必须下水管道配套和污水处理一步到位;对于前两年已完成旧村改造,但没有配套下水管道的,今年必须“补课”。
在七一村旧村改造区,我们看到一大排崭新的农民别墅前,有一个长满玫瑰的大花坛。村支书何德兴指着花坛边的长方形、圆形两种窨井盖说,长方形窨井盖下面是雨水管道,圆形窨井下面是排污管道,两条管道互不相通。该村至今已投资150多万元,为248户农民接通地下管道。令我们难以置信的是,大花坛下面竟然是一个日处理污水能力达200吨的厌氧池。农民家里排出来的污水,流到这里进行处理达标后,再排放时基本闻不到气味。
据该市负责人透露,对条件允许的农村将把生活污水纳入城镇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投资5亿元建佛堂、大陈等6座污水处理厂。对城郊村、中心村则采用集中处理的方式,通过管道网络把全村各农户产生的生活污水收集汇流,经地埋式厌氧池、生物氧化塘、人工湿地或其他有效措施进行消解、净化。对一些偏远的、农户分散不适合集中处理的农村,则采用分散处理的方式,在各农户房前屋后建小型三格式化粪池对生活污水进行净化处理。此外,对地形复杂的一些村庄采用三格式化粪池、地埋式厌氧池和人工湿地等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处理。为此,市财政要拿出3000多万元资金,用于农村地下管道配套工程。
如今,在建设新农村过程中,义乌农民关注的不再是村路和自己的楼造好,而是与之配套的农村基础设施的到位情况。3月初,根据市里规划,七一村附近要建设一大片新村居。有些村民扔下活计,专门搭车到建设部门看图纸,关注的焦点居然是铺不铺下水道,管道线路怎么走。这些村民说:“下水道,这可是关系到子孙万代的事,马虎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