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雷锋日、妇女节、消费者权益日、植树节……三月是个繁忙的月份。每个节日的背后都有太多的变迁和故事。我们最后选择了聊聊与“3·15”有关的话题,因为买卖关系实在堪称是人类最古老的一种社会关系。
就在“3·15”快要到来的时候,我们听说了这样两个故事:
故事一:今年春节前,兰溪市白沙叶村有个老汉,为了迎接在城里打工回乡的儿子儿媳,特地到镇上赶集买了一个在农村看来很高级的不锈钢脸盆。老汉把脸盆收好,自己舍不得用,可是等儿子回来拿出新脸盆用时,发现盆已经生锈了。心疼之余,老汉学聪明了。他第二次到镇上去买脸盆时,手里多了一块吸铁石。老汉说自己没办法鉴定不锈钢脸盆的真假,可是吸铁石能。只要吸铁石能吸附住的脸盆,自然是铁的,如果不能,那才是真的不锈钢。老汉的这个办法很快在附近农村流传开来,以至村民去镇上买不锈钢用品时,都要带一块吸铁石。
故事二:一位朋友说自己前几天去酒店开同学会,几年不见,大家兴致很高,好酒喝掉好几瓶,夜很深了,一桌人仍高谈阔论。最后大家离开时,才发现酒店早已打烊,整个大厅已经黑漆漆了,只有他们那个包厢的服务员还站守在包厢外,因为酒店有规矩,不能催顾客离开,再晚也得忍。这位朋友抱怨说,那天喝酒就喝掉不少钱,离开时那个服务员居然连个笑脸也没给。
在这两个故事里,我们可以看到消费者所处的两种极端的角色:一边是被看成“鱼肉”,时常遭遇欺骗,处处小心;一边是自以为是“上帝”,花钱气粗。
当然,在我们的生活中,由于买卖中信息的不对称,消费者在更多的时候是弱者,处于劣势地位。消费者说,面对生活中种种不平等侵害权利行为,要么一声叹息,要么一句牢骚,维权的过程何其艰难。
正因为如此,印象中的“3·15”总是过得有些“惨烈”,催人泪下的维权故事、令人激愤的受骗经历,常常在这一天如井喷般被曝光。虽然,不诚信单位的曝光、假货的焚烧曾经让消费者大快人心,但它也让人担心,靠这一天来当安全“出气阀”,积累的隐患能够消解吗?
同时,在生活中,我们也看到了另外一种现象。东北某大城市近日新开业的一家酒店,包厢女服务员要穿“格格服”,在品尝所谓的皇家御膳的同时您还可以享受跪式服务,男服务生在传菜时都要单膝跪地。据称,虽然才开业一个月,酒店生意却十分红火,晚晚包厢客满,包厢里平常的消费也要几千元。
看起来,这似乎是真的把顾客奉为“上帝”了。真的是这样吗?
“其实这不是我所需要的。只要商家不卖给我假货,不在产品出了问题时处处刁难不退换,不以各种理由拒绝我们消费者的合理要求,我们已经心满意足了。如果被宰,就算是向我‘下跪’,我也不会有‘上帝’的感觉。”市民颜先生说。
其实,消费者需要的并不是这样的上帝的感觉,而是一种以诚信为基础的平等关系。消费者自然不该成为“鱼肉”,可也不该被看成是“上帝”。买与卖本身,是一种商业行为,我们最多看见的也是它的商业属性,因此就有了等价交换、愿买愿卖,消费者是商家的衣食父母等说法。有时,因为过多地看到了这种金钱关系,商家和消费者的关系,要么是商家为了利润,不惜坑害、蒙骗消费者,要么就是相信“谁出钱谁就是大爷”,无条件地坚持消费者永远是对的。
其实,买卖商业关系的背后首先还是人与人的关系。而人与人,最基本的关系是平等相待、互相尊重,以及相互理解。当人们更强调买卖背后人与人的关系,而非其商业属性时,我们的消费文化或许会更加和谐、快乐。
一位旅外多年的朋友回国初上馆子吃饭,见大家把服务员指挥得团团转,大为“羡慕”。她感慨说,在国外哪里能这样“指使”服务员。服务员对客人固然殷勤,客人对服务员也是非常客气。几天后,她开心不起来了。她去商场买东西,回家后发现不适用,很自然拿到店里想去掉换,却遭到拒绝;上百货公司买衣服也感到不习惯,在国外她满楼逛,手上拿满了衣服,直接去试衣间,不喜欢了也只要放在试衣间既可,现在试十个品牌的衣服她得上十个不同的试衣间。这样的小事碰到的多了,这位同伴不再那么羡慕我们的餐饮服务了,她表示,比起在酒店被当成“上帝”,她更喜欢商家实实在在地为顾客考虑,人性化的商业服务对消费者的吸引力更大。
这几天在网上浏览有关“3·15”的各类话题,很欣喜地发现,煽情的感人故事少了,打假打劣也不再是核心话题。我们都知道,故事感人解决不了现实中的诸多矛盾,打假打劣自有法律撑腰。如今的“3·15”更加强调一种消费制度建设和消费文化环境。今天,中国人的消费生活远比十年前要来得丰富。还记得十年前那个“3·15”,主题是讲诚信、反欺诈,而今年的主题是消费与环境。这无疑是一种进步。仔细看看每一年的“3·15”,会看到一部真实的消费文明发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