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蚊蝇飞舞的旧景象
“以前养殖场的环境状况很差,简直没法看,猪粪就堆在猪场办公房前一个临时挖的坑里,苍蝇很多,一到下雨天,污水横流,村民们对此很有意见。”兴旺达农牧开发场场主姜云良说,以前一提到猪场的排泄废物问题自己也很头痛,养猪废水不能不排,但自己确实没办法来搞这个治污处理。随着全省“811”环境整治工程的实施,姜云良终于等来了机会。
在当地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去年9月初开始,兴旺达农场上马治污项目,一个多月就建成了,还利用了一些边角地、废弃地建了好几个花坛,猪场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观。因为工程建设快,该项目还成为了我省第一个通过验收的项目。工程前后投入36万元,虽然这不是个小数目,但在姜云良看来,这钱花得值。姜云良说,环境改善之后,猪病少了,每年病猪损失能减少5万多元,还不算沼气、沼渣、沼液带来的其它效益。
养猪场每天产生的大量废水废物“源源不断”,严重影响着农村的生态环境。据有关部门测算,一头成年猪每天产生的尿液、粪便对环境所产生的污染物,相当于6个人的生活废水,而一座年存栏在1000头以上的养殖场,相当于给周边新增6000人口的环境压力。
全省规模化养殖场排泄物治理是省政府“811”环境整治行动的重要内容,2005年我省顺利完成了对108个畜禽养殖场排泄物治理的任务,取得了明显生态效益。省农业厅负责人表示说,政府对这个问题很重视,从某种程度上讲,现在集中综合治理畜禽排泄物污染的工作也是在向社会“还债”,因为,猪场污染治理我们欠了几十年的账,过去只强调养猪,不重视保护环境,现在,我们从108个年出栏3000头的养猪场抓起,限期治污达标,省政府将其列入2005年承诺的“十件实事”之一。
迈向“能源生态型”
“离沼气池建好还差半个月,附近上门来的菜农、果农已经来了好几批,他们的眼睛都盯着养猪场池里的沼渣呢。”位于舟山市定海马岙镇三星社区的顺达牧场场主俞东芳说,沼渣是优质的有机肥,特别适合菜田、果园的施用,早已被大家“订购”一空。
俞东芳的猪场年出栏生猪4500余头,现存栏2500余头,是2005年首批列入省污染治理名单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之一,他的猪场沼气池由六部分组成,分别为总容积300立方米的厌氧发酵池主池2个、50立方米沉沙积水池和酸化池各1个、30立方米的调节池和储气罐各1个,工程总投资51万元。据说,每天能产50立方米的沼气。“以前养殖场一天用水要15吨,重复利用后,可以降到10吨,一年可节水1800余吨。”俞东芳深有感触地说,沼气确实好,将来整个养殖场供热取暖烧菜都用它,不必花一分钱,还用不完呢。他说,每年秋、冬季的4个月里,每头母猪产仔猪要用250瓦的灯泡取暖,60余头母猪,一年就要支付电费3万余元,用沼气供暖后,这一大笔费用就省掉了。
省畜牧兽医局畜牧处负责人任锦芳介绍说,在去年治理的108个养殖场中,有85%是利用沼气工程进行治理。沼气适合于多数大中型养殖场,优点是资源的循环利用,沼气池实行干湿分离,粪便堆肥后运去肥田,废水、废渣入池发酵,出池时的沼渣是有机肥,水则经过调节池的厌氧处理后,COD(生物耗氧量指标)下降约90%,达到国家畜禽污染排放标准,而且这些水可以重复使用,如冲洗猪舍等。整个养殖过程真正实现了“零排放”。
他说,在治理过程中,我省各地因地制宜,一场一策,推广生态型、资源型、循环型等多种治理模式。除了沼气以外,还形成了以萧山为代表的生化分离模式和以桐庐万强农庄为典型的农牧结合模式。
打造花园式养殖场
为确保完成规模化养殖场排泄物治理目标,省农业厅去年专门下发了《关于推进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行动的通知》,各地有关领导签下了军令状。
杭州、宁波、金华等市按目标任务要求,市长与县长签订了责任书,明确各县(市、区)治理目标及责任;金华市不仅市长与县长签订了责任书,市农业局与各县(市、区)农业局也签订了责任书;德清县政府与相关乡镇、县农业局与6个规模场分别签定了责任书。
为鼓励养殖场经营户的治污积极性,省政府专门出台了“以奖代补”扶持政策。例如,宁波市将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列入市政府实事工程,2005年在安排200万元用于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的基础上,对列入省治理计划的规模化养殖场治理再安排130万元。
今年是全省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排泄治理加快推进的一年,也是关键的一年,列入今年治理计划任务的规模养殖场有339个,是去年的两倍。这些养殖场规模都在年存栏生猪1000头以上(存栏牛100头以上)。在省畜牧兽医局采访时,笔者听说了这样一句话: 新一轮的治理任务能不能圆满完成,全省看衢州,衢州看龙游、江山。龙游县畜牧业近年来发展很快,今年被列入“811”工程的待治理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有45个,数量居全省第一;江山市32个,数量居全省前列。同时,杭州、嘉兴、湖州3市治理任务也很重。
(记者 刘宇 实习生 项盈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