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经济发展是近来最流行的话题之一,各种国际性的经济论坛、经济刊物和经济学家都在热烈讨论“印度模式”。对此,印度驻华大使苏理宁日前却表示,所谓“印度模式”虽然是由于近两年的高速增长率才“一夜成名”,但印度的经济发展本身却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多年积累的必然结果。他说:“很少有人注意到,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起的20年间,印度的实际年均经济增长就在接近6%的水平。”
苏理宁说,印度模式的核心是“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尤其是经营企业的能力和创新意识。民主政治和市场经济的结合,使印度的经济制度和金融制度能保持诚信和足够的透明度,并能灵活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目前,在国际市场上,印度不仅在其闻名世界的软件业占有重要份额,而且在制药、汽车等高科技领域也显示出参与国际竞争的实力,这使民众对经济发展的信心不断增强。苏理宁说,印度成熟、稳定的金融市场为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并保证了资源的合理配置。国内需求旺盛,持续刺激投资;国际竞争力不断提高,进一步带动出口。2004年以来,印度经济的增长率维持在8%左右,储蓄率大约29%,投资率达到31%。
苏理宁说,印中同为人口多、资源少的发展中大国。中国政府关注的社会经济问题,如就业、城乡差别、地区发展不平衡、环境污染、医疗和教育等等,也是印度政府所关注的。印度总统卡拉姆2月16日在国会的演讲中,提出了政府致力于解决农业劳动力闲置、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医疗卫生水平低下等一系列问题的宏伟计划——这和中国政府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战略非常相似。他强调,几乎在所有领域,印度和中国都可以相互借鉴和学习。而且,两国经济互补性很强,在国际经济格局中面临的共同挑战也很多,不仅可以广泛开展双边经贸合作,还能在国际市场上携手维护共同经济利益。如为应对日益严峻的能源危机,两国不仅应该加强能源方面的合作,还可以通过联合采购等方式增强在国际石油市场的竞价能力。
苏理宁认为,随着印中合作的深化,两国的经济发展不仅有利于本国人民,也会福泽亚洲和全世界。他充满信心地说:“世界三分之一人口的可持续快速发展将使全球受益,并影响世界的未来发展进程。” 刘箴 方祥生
(光明日报供本报专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