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届奥斯卡颁奖典礼的红地毯已经铺开,美国电影界一年一度的盛宴吸引了全球目光。笔者目光也被吸引,却不是为盛宴而是为电影里的故事。因为,电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故事讲述者。
可以说是巧合,也可以说是倾向,此次入围的热门片无不涉及社会敏感问题,或是直面现实,或是曲线影射。如此集中的现象在历届奥斯卡中也不多见,颇值得玩味。“独立”、“先锋”、“变革”等词频频见诸报端。5日的《华盛顿邮报》发表了题为《今年的奥斯卡颁给社会问题》的文章。文章称,电影人称今年参赛片多是“严肃而忧郁的”,电影不仅仅只是娱乐或是艺术,而带有政治化和社会化的因素,“好莱坞似乎重回电影影响社会的时代”。
入选本届奥斯卡最佳影片的五部作品分别以种族问题、同性恋、恐怖主义、政治黑幕、公司犯罪等颇具争议的主题出现,这在惯以商业为主导的奥斯卡史上绝无仅有。最终获得最佳影片奖的《撞车》,反映的是美国社会的种族问题。获得最佳导演奖、最佳电影配乐奖和最佳剧本改编奖的《断背山》,讲述的是1963年发生在美国怀俄明州的故事。两个美国牛仔相爱,却迫于社会压力各自结婚生子,彼此的感情牵扯长达20多年,反映了西方社会人文冲突和矛盾心态。
此外,《慕尼黑》的故事以1972年在慕尼黑举行的第20届夏季奥运会上11名以色列运动员被巴勒斯坦武装人员屠杀的惨案为背景,呼唤和平的声音萦绕于影片结尾。反映美国上个世纪50年代新闻记者同反共和排外运动的麦卡锡主义抗争的《晚安,好运》、以及描述当代作家生平的《卡波特》,也都通过镜头折射了对社会的思考。《断背山》的导演李安称“电影的力量将改变我们的想法”;《慕尼黑》的导演斯皮尔伯格则以“勇敢”一词来评价今年的奥斯卡提名影片;而《撞车》一片的制片人则称他的电影已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教授伊曼纽尔·李维认为,奥斯卡的“社会问题热”背后体现了后“9·11”时代给美国社会带来的震动。李维指出,每当社会中涌现分裂的观点和思潮时,反映社会问题的批判现实电影就会出现。对于布什政府在“9·11”后的反恐政策,特别是伊拉克战争等现实性问题,社会中呼吁理性思考的声音越来越多。
正如斯皮尔伯格所说:“电影人在布什政府的第二个任期内变得更社会化。每个人都希望独立地表达出自己的所思所想,没有人能代表我们的看法。”与此类似的是,在越战结束后数年,也有一批反思战争的影片——如1978年的《猎鹿人》和1979年的《现代启示录》等——成为好莱坞的主流,电影无疑成了社会“发泄”焦虑的载体。
获得本届奥斯卡最佳女演员提名的菲丽西提·霍夫曼说:“从社会意义上而言,电影正在向更理解社会、并提出治疗性意见的方向发展。”奥斯卡欲为美国社会开出“药方”,但治疗种种社会问题,仅靠电影肯定是远远不够的。据《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