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布什于4日晚结束了对南亚3国的访问。此行达到了3个目的:一是与印度签署了核合作协议,将美印间的核能合作法律化;二是明确承认印的全球性大国地位,强调美将在推进民主、涉及21世纪人类生存问题等重大问题上与印全面合作,提升了美印合作的层次、规模和领域;三是为美国投资和商品大举进入印度市场做了品牌宣传。此次布什访印,标志着美对印政策的更大调整,其核心是美国已不再是口头上视印度为全球性大国,而是在积极推动和鼓励印度成为世界强国。
但布什对印度的访问也引起颇多争议。尤其是美印核合作协议,世界舆论,包括美国媒体普遍有一种看法,认为美国对其他国家的核政策又一次采用了双重标准。印度是有核国家,是防核不扩散条约的非签字国,居然可与美国达成核技术分享协定,美国也无禁止印度继续生产和研制核武器的迹象,而伊朗是防核不扩散条约的签字国,连美国自己也认定若伊朗要拥有制造原子弹的能力,至少需10年时间,但美国对伊朗的核能计划却不能容忍,动辄以经济制裁和动用外科手术相威胁,而对印度则“法外施恩”。同样,美虽然与印分享核技术,但却对巴基斯坦说“不”,这也反映了美国对伊斯兰国家和非伊斯兰国家在核技术转让问题上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
布什对巴基斯坦的访问被一些分析家们戏称为“营房”中的访问,他在伊斯兰堡的24个小时中,除了美国大使馆和巴基斯坦总统府外,布什几乎没有去过任何地方,就连原定在巴观看板球比赛也改为在美国大使馆内与巴小朋友进行“板球交流”。访问期间,除了巴总统、内阁部长外,布什也只见了10位巴基斯坦“成年客人”,包括3名巴基斯坦企业家,3名巴基斯坦教育家(内有女教师),4名得到美国医疗队救治的巴基斯坦地震灾民。而“欢迎”布什的是在巴基斯坦全国各地声势浩大的抗议示威游行,有趣的是,由于载有美巴武装突击队员的直升飞机在伊斯兰堡上空盘旋巡逻24个小时,谁也不知道美国总统抵离伊斯兰堡的准确时间,也不清楚他是乘坐什么汽车前往美国使馆的。
布什虽然高度评价了巴基斯坦这个非北约反恐盟国,并“高度自我评价”美为巴抗震救灾所做的巨大贡献,也不忘敲打穆沙拉夫总统,要致力于国内的民主政治,并明显地把印巴和平进程进展的功劳归在美国头上。由于布什是刚刚与印度总理签署了美印核合作协定就匆忙赶往巴基斯坦的,而且拒绝了巴基斯坦的同样要求,所以,巴国内舆论普遍认为美国对印巴的核政策不同,对美国宽印严巴、纵印限巴的做法颇有微辞。两国元首在此次首脑会晤后也未签署任何有价值的协议,一些巴舆论认为,“我们在美国眼里连阿富汗都不如”。所以布什访问南亚的最主要成果是与印度签约,到底是加强了与南亚三国的关系,还是增加了更多的不确定因素,历史自有评说。周戎 (光明日报供本报专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