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永红近来有点“红”。
三年前,马永红是西北政法学院公安边防管理专业的学生,去年9月,他毅然把户口从西安迁回村里,建立了农民协会,一心支农、支教,帮助农民致富。
马永红之举,让我想起了希腊神话里无畏的西西弗斯和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董加耕,尽管西西弗斯知道把一块巨石推到山顶何其艰难,但他仍然义无反顾。40年前,董加耕、侯隽、邢燕子这几个名字,在中国大地可谓家喻户晓。他们以“不学家雀恋屋檐,要像雄鹰振天飞”的壮志豪情,在广阔的农村为新中国奉献青春和热血,树起了那个年代的旗帜和榜样。
昨天的董加耕,体现了那个火红时代的创业精神;今天的董加耕,激情并没褪色,每天都在为家乡的公益事业奔忙,还常常应邀到全国各地为青少年作报告。他的激情和精神,他的追求和努力,已经汇入了今天这个时代的主旋律。当年他在日记中写下“身居茅屋,眼看全球;脚踩污泥,心怀天下”的句子,后来成为传遍全国的名言。董加耕的成功在于:知识发挥了作用。他和乡亲们一道,把水沤田改造成旱田,变一熟为三熟,并在全省大面积推广,获得成功。董加耕和他的伙伴们还创办了江苏函授大学。这些都是知识与实践的结合,献身农村的结晶。
当前,在多数大学生眼里,“支农”仍是一件陌生而茫然的事情。而马永红却把它当做真正有意义的事情加以实践。当许多人走上“读大学——毕业——一份稳定的职业——结婚生子”这条路的时候,马永红却选择了一条不同的路。因为他深知,是一块煤,就要燃烧;是一粒种,就要发芽。马永红支农的理想是美好的,行动也是尽力的,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的壮怀也是激烈的。
随着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号文件的出台,一批新时代年轻的新农民、“星”农民,成为我们目光投射的焦点,也提出了一个具有社会价值的新课题: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今天,必定会有越来越多的“新青年”关注新农村,我们应以合理的机制将他们组织起来,变浅尝辄止的尝试为实实在在的事业。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青年知识分子的积极参与,风华正茂的青年学子也需要农村这片热土。“猪圈岂生千里马,花盆难养万年松”。对于不少人来说,与其蜗居城市一隅,多人争一碗饭,不如投身农村广阔天地,干出一番事业来。从董加耕到马永红,时代不同,背景不同,但他们投身农村事业的激情与理想是相同的,责任与使命也是一致的。尽管今日农村与昔时不可同日而语,“支农”与“上山下乡”也不是同一概念,但我们仍应倡导这样的精神。
今日春色正浓,春意正好,有志于新农村建设的大学生,大可在这个大舞台上,大显身手,用青春和汗水去谱写勇于开拓、奋发有为的人生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