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林业从未像现在这般引人注目。
3月2日,北京钓鱼台国宾馆。汇集了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北京林业大学等当今国内顶尖林业专家、学者的评审委员会,在对《浙江林业现代化发展战略研究与规划》进行严格而细致的评审后,一致投下了赞成通过票。
国内首个省域林业现代化发展总体规划终于“瓜熟蒂落”,浙江林业多姿多彩的未来也随之展露。
浙江欲做现代林业“尖兵”
浙江林业未来15年的发展将围绕“绿色浙江、生态家园”这一主脉展开。对此,专家们给予了充分肯定:浙江是国内最早倡导用生态理念引领林业发展的省份。
这一“生态”为先的理念嬗变无疑符合现代林业发展节律。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孟兆桢认为,世界林业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都经历了森林原始利用、木材过度利用、森林恢复发展、森林多功能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等5个阶段,目前我国总体上处在森林恢复发展阶段,但作为国内林业发达省份的浙江却领先一步,正由森林恢复阶段向森林多功能利用阶段大步迈进。
《规划》中最能折射生态理念内涵的当数生态林、产业林、人文林这一“三林”统筹、协调发展的创新性思路。据专家介绍,浙江林业未来建设将“三箭齐发”:建立以山地森林、平原防护林、城区林地、沿海防护林为主的生态林体系;形成以竹产业、绿色森林食品、森林旅游、花卉等优势产业打头的产业林体系;建设以城市古典园林、村庄绿化、森林公园、名胜古迹林等人文与森林景观相结合的人文林体系。
构筑林业发展空间新格局
打开浙江这张未来的“绿色地图”,覆盖浙江省域版图的大片绿色形同一只五指舒展的“手掌”——“一掌五指三群多点”的“佛手护珠”式林业现代化建设空间格局呼之欲出。
所谓“三群”是指浙江经济最发达、城市化水平最高、人口最密集的杭州湾、金衢丽、温台州三个城市群;“五指”系指千里岗山—天目山、龙门山、会稽山、四明山—天台山和普陀山,因这一带佛教文化积淀极为深厚,故称“佛手”;“一掌”是浙江西南部与福建相邻的广大山地;“多点”主要是全省村镇的生态环境建设,被形容为浙江林业“佛手”上的“掌上明珠”,因而整个空间布局被形象地称为“佛手护珠”。
评审委员会专家们评价说,浙江林业这一未来空间格局,不仅全面整合山地森林、平原与沿海防护林、城区绿地、城镇村庄绿化等多种模式,实现森林资源空间布局上的均衡、合理配置,而且能推进区域生态一体化,满足服务城市群生态环境需求、促进特色林业产业发展的要求。
构建新型评价指标体系
《规划》的另一大创新亮点是首次将城市林业发展水平、绿量(指植物全部叶片的1/2总面积反映在环境中绿色面积发生实际效应的生物量、生态效率及生态功能)、碳密度(表明森林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能力)、生态建设投入等指标纳入林业现代化评价体系,并分别为山区、平原、沿海、城市四类区域设置了不同的评价标准,构筑起由23个核心指标、5个特色指标两大板块组成的浙江林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评审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文华研究员认为,这一评价指标体系在理论与方法上具有创新性,更有利于浙江林业更全面、准确地衡量与林业发达国家的差距,从而找准未来自身现代化发展的定位。
省林业厅负责人表示,在充分吸纳浙江林业现代化发展战略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浙江省林业重点工程建设规划》目前也已编制完毕。我省将通过实施城市森林、山地森林保育、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野生动植物与湿地保护、森林食品、竹木业、森林生态旅游、林业高技术产业、乡村绿色家园建设和生态文化传承十大工程,到2020年,使浙江的森林覆盖率稳定在60%以上,建成功能完备的山地、河流、海岛、城市、乡村为一体的绿色生态屏障。
(本报北京3月2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