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苏州2月26日电 (记者 刘刚) 今天,在苏州举办的国际珍珠展览投标会上,来自世界各地的名贵珍珠,让前来投标的国内外客商大开眼界。但是,在这个满是“珠光宝气”的投标会上,在国内颇具知名度的浙江珍珠,却难觅踪影。
据介绍,国际珍珠展览投标会每年举行2至3次,有“全球珍珠第一拍”的美誉。这次在苏州举行国际珍珠业的顶尖展会,不用出国就可与境外采购商直接对接,本应是浙江珍珠卖家展示“看家宝贝”的一次好机会。可恰恰相反的是,倒有40多位浙江珍珠买家前来与国际同行“竞宝”。
另外,据投标会有关负责人介绍,不单浙江珍珠缺席,此次参加投标的珍珠,绝大部分来自国外的珍珠产地,我国虽然淡水珍珠拥有世界产量的90%,海水珍珠产量也居世界首位,能来参加此次展览的却寥寥无几。这种情况其实并非“新鲜事”,只是当前国际珍珠市场格局的一个真实反映:我国珍珠多为中低档产品,在世界珍珠贸易的成交额中只占10%。因此,浙江珍珠的缺席,折射的是中国珍珠行业的集体尴尬。
怎样才能让包括浙江珍珠在内的中国珍珠 “贵重”起来?业内专家表示,从自然条件来看,我国珍珠的成长环境相当不错,比如浙江的诸暨、金华等地,气候、温度都十分适宜珍珠养殖,生态环境又保持得较好,珍珠本身质量并不低。低的是附加值,而造成这一“软肋”的症结是抛光、漂白、设计等深加工环节的技术含量与国际水平差距较大,从而导致了我国多数珍珠都多处于工艺品阶段,没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珠宝首饰。
尽管整体落后,但中国珍珠的“升值”也面临着好机会。在投标会举行的同时,亚洲珠宝联合会珍珠商会今天也在苏州“呱呱坠地”,该会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后每年都将在苏州举行国际珍珠展览投标会,作为我国淡水珍珠养殖主要基地,江、浙两地珍珠将获得一个在家门口的展示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