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杭州2月26日讯 (记者 肖国强 通讯员 徐亲阳) 我省科研人员育成的超级稻新品种数量越来越多,但在我省大面积推广的主栽品种却很少。2月24日,在杭州举行的浙江省“8812计划”(即浙江超级稻计划)2005年会上,这一话题,引起了与会数百名水稻科研及推广人员的深思。
据介绍,仅去年一年,全省就有11个超级稻新品种通过了省级以上新品种审定,在省内外推广面积达2000万亩。然而,这些品种在我省的推广面积却只有100多万亩。
省农业厅张鸿芳高级农艺师对此表示,我省超级稻未能得到大面积的推广,其中的关键在于超级稻的栽培技术不过关,长期以来,水稻科研人员将重点放在了育种、放在了培育好苗子上,对于水稻栽培技术却考虑得不多。
中国水稻研究所所长、浙江省超级稻计划首席专家程式华今天介绍,最近几年来,我省超级稻品种在百亩连片示范田中连连突破亩产800公斤的高产纪录,但在大面积生产中的平均亩产量却有较大幅度的降低。而由于农民没有掌握水稻栽培技术,还经常造成“专家种种产量都很高,自己种种却很低”的现象,由此影响了农民种植超级稻的积极性。
开发出广大农民都能掌握的实用栽培技术,将是在我省大面积推广超级稻、提高我省水稻单产的关键。程式华表示,有了好的品种,再加上配套的栽培和生产管理技术,浙江超级稻计划将能大大提升我省的水稻平均单产,保障我省粮食安全。
专家表示,和以往传统水稻栽培相比,超级稻对施肥、灌溉等栽培技术具有更高的要求。因此,科研人员要及时改变重科研轻“科普”的观念,主动深入田间地头手把手辅导农民,更要加强对农技推广人员的培训,通过农技推广人员来培训更多农民,实现栽培技术的到门入户。
据介绍,目前,我省单季晚稻的种植面积约为1000万亩,亩产为460公斤左右,浙江超级稻计划力争到2010年实现平均亩产600公斤,平均每亩比原来增产140公斤,按我省超级稻推广面积800万亩计算,仅单季晚稻一项就能每年为我省增收11.2亿公斤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