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7版:钱塘江
3  4  
PDF 版
· “红学家”的昆曲之爱
· 漂亮朋友
· 致春天(二章)
· 斜塔的风采
· 向往宁静
· 电·车·情·缘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2月26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斜塔的风采
■杨菊三
  柳梢斜月,细风斜雨,都因一个了得的“斜”字,便款款地变得富有诗意起来。今天,我不远万里地来到了意大利,禁不住叩问:比萨斜塔,殷殷的你可通灵性?在比萨市区,斜塔的扩张力是无与伦比的:一个数百亩大的院子,绿草茵茵,繁花灿灿,一道古色古香的围墙拦住了滚滚红尘的喧嚣。傍着哥特式建筑的教堂、洗礼堂,那气宇轩昂的斜塔便金字招牌般地闪现在游人的面前了。

  是的,比萨斜塔,与我在地理课本中读到的一模一样,比我在深圳“世界之窗”中见到的更加魁伟峻峭!

  我走近斜塔,仔细端详起来:塔分八层,为圆柱形建筑,通体都用白色大理石砌成。底面如磨盘,比上几层要大一圈,用15根粗壮的圆柱撑住;中间的则要小好多,但布局密集,各用31根圆柱;顶层造型别致,颇像一顶卓而不群的皇冠,不是匠心别具的雕琢,是不可能有这等辉煌的,但圆柱则要稀疏得多,只有12根,上面安钟1只,由此揭示了构筑教堂旁物的初衷:钟楼。

  斜塔并没有“高山仰止”的气魄,身高只有54.5米,但敦厚、瓷实,比高度320米,净重9000吨的巴黎埃菲尔铁塔还要重5200吨。直径为16米的塔身,除了里面有一小小的螺旋形阶梯可以上下外,差不多成了实心的石塔:石的塔基,石的楼层,石的廊柱,石的雕塑。

  南面是不敢停留的,因塔身已经严重地向这方倾斜了,胆小的我生怕一不小心坍塌而压着自己,所以始终和它保持着一段距离。

  斜塔造型古拙,且又秀巧,本是一件上好的作品,怎么会有如此的残疾呢?原来在1174年动工兴建这座塔时,建筑师也是有一番宏图大略的,怎奈一时疏忽,对地质构造缺乏缜密的勘测,打造地基时,只浅浅地挖了3米就草草奠基,所以阿尔诺河下游土质疏松的冲积平原便成了这座钟塔的陷阱。当塔建至第三层时,发现倾斜,工程被迫中止。一停停了将近一个世纪,直到1268年,才又开始继续上马,并且采取了一系列改“斜”归正的补救措施:先是采用不同长度的横梁,再是增加塔身倾斜相反方向的重量……以至到1350年全塔建成后,塔顶中心点还是偏离塔体中心垂直线2米。

  600多年来,这座斜而不倒的钟楼,几乎每年以一个毫米的速度偏离中心,向南倾移,时到如今,已经“出轨”5.2米。不想比萨斜塔这一斜,居然斜出了一个新奇,一个惊险,一个闪亮的卖点,在弄巧成拙中英姿飒爽,成为与罗马斗兽场齐名的世界八大名胜之一。尤其是出身于比萨的意大利伟大科学家伽利略在塔上所做的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实验,更使比萨斜塔声誉远播,名噪全球。

  抬眼望去,塔顶有星星点点的游人在蠕动,那是买门票控制着上的。这么危乎险乎的塔,能够登塔的,怕都是勇士吧?因为站在塔底的人看那斜塔,确乎岌岌可危,好像上面的人随时都有掉下来的可能,怎不为他们捏一把汗!

  其实,比萨斜塔是不会轻易而倒的,这是因为有现代科学的扶助,有各种保护措施为它坚固,还因为它经过了太多的磨难,太多的考验。尤其是1972年的那场大地震,在强大的冲击波下,斜塔身不由己地摇晃了22分钟,最后以胜利者的姿态,巍然挺立,引得各种语言各种肤色的人们接踵而至,前来一睹风采。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