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地处东南沿海的浙江,是台风多发省份。建设好沿海防护林带,构筑起绿色屏障,是提高沿海地区抗灾减灾能力的有效措施。在3月——“植树造林月”来临前夕,本报记者专门走访慈溪、镇海、玉环、温岭、瑞安等沿海城市,直击各地建设海防林的创新探索和积极成效,反映沿海防护林体系对改善当地生态环境、防灾减灾等的重大意义。今天起,本报推出“关注海防林建设”专题报道。
本报慈溪2月24日电 (记者 周松华) 曾经是一片荒凉的慈溪北部沿海滩涂,如今变得绿意盎然。这是记者今天在慈溪市沿海防护林工程试验段看到的景象。
通过科学选种育苗、工业废渣改良土壤等方法,慈溪市开始破解盐碱海涂造林难这一世界级难题,沿海防护林建设取得有效突破。目前,慈溪市已完成沿海防护林造林面积859亩,栽种乔、灌木26.7万株,在6.5公里的盐碱海涂筑起了一道“绿色屏障”。
慈溪的北部沿海滩涂大多围垦而成,这里海风大,土壤贫瘠且盐碱度高,植被稀少,自然生态环境差。为改变这一状况,2005年,慈溪市投资5500万元启动了全长22公里、宽170米,造林面积5990亩的沿海防护林建设工程。
想在盐碱地上把树种活,选择什么树成了育苗成林的难点。从2003年起,慈溪投资450万元,在海涂上开辟了508亩试验区,引进树种120余个。通过试验、比对和筛选,终于选择出20多个适应慈溪海涂的高产树种。周和锋指着海塘旁一片“绿带”欣慰地说,去年的几次台风很大,但这些刚种下去的树苗竟然安然无事,目前该试验段的树木成活率达到了90%。
为让这些树苗长得更快更好,慈溪开始摸索利用工业废渣对土壤进行改良。2005年,他们吸纳了宁波东方铜业有限公司参与防护林试验建设。企业生产中形成的废矿渣,经过特殊方法加工处理后,还田利用。废矿渣的酸性既中和了土壤的碱性,使原本贫瘠的土壤吸收更多养分,还减少企业废料排放,降低了对环境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