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的许多商品,都由于物美价廉深受各国消费者的喜爱。去年12月20日,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发表了一篇题为《没有“中国制造”的一年》的文章,详细描述了一个美国家庭抵制“中国制造”的麻烦:“没有中国你也可以活下去,但是生活会越来越麻烦,而且代价会越来越大。”
“中国制造”遍布世界各地,也引起一些竞争对手的不满,他们不断诋毁中国制造的声誉。在这种大背景下,出现“非中国制造”的商标注册,也就毫不奇怪了。“非中国制造”显然是对“中国制造”的一种歧视性甚至侮辱性的语言,其目的在于以恶作剧般的商标注册,引起公众的注意,达到毁损“中国制造”的目的。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尽管我们出口的产品价廉物美,尽管我们出口的产品技术含量在提高,但总体而言,“中国制造”依然还是“低附加值”的代名词。与欧美各国贸易摩擦的增加,人民币升值压力的此起彼伏,诸如此类的开放性问题,都与“中国制造”的低附加值有关。因为,产品价格低廉,就会使发达国家的低端劳动力资源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从而成为众矢之的;因为,产品长期形成的概念陈式,为了避免低档嫌疑,人家就会想与你“划清界限”。此次出现有公司申请“非中国制造”字样商标,也许就是这一因素在作祟。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中国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中国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决定了“中国制造”的低附加值是不可逾越的阶段,更是我们目前参与国际竞争的一种优势。但我们更应该明白,这种现状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这种阶段只能是发展的一个过程。我们不能因为这样的廉价竞争力而沾沾自喜,甚至满足于这样的国际分工格局不思进取。出现“非中国制造”的商标申请,应该引起我们的警觉和反思:在开放度不断增强的国际市场,“中国制造”的奋斗目标或者说最终角色是什么?是更多的创新还是更多的“为他人作嫁衣”,答案应该不言自明。
(本报综合解放日报、上海证券报等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