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06版:文教科卫新闻
3  4  
PDF 版
· 谁为孩子们写好听的歌谣
· 博士伦护理液问题
· 影印本文澜阁 《四库全书》开印
· 轻纺城办起 “国际班”
· 平阳修缮 谢侠逊故居
· 慈溪上林湖越窑青瓷 将在南极长城站展出
· 将整个天空一览无余
· 茶文化学院落户浙江
· 嵊州发现杨乃武真迹
· 动物病原体加速“越界”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下一篇4  
2006年2月23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不少学生传唱“灰色歌谣”,却也憧憬新鲜好听的新儿歌——
谁为孩子们写好听的歌谣
本报记者 刘 慧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望街上烧烤店,口水流下三千尺,只是兜里没有钱。”——今天,记者在上班来的公交车上,又听到几位背着书包的读书郎在吟唱这样的歌谣——这样的歌谣记者这几天听到已不止一次。

  新学期来了,像这样的一些“灰色歌谣”在孩子们口中传唱。

  在车上,记者与几位小朋友搭话,问他们这样的歌谣好不好。读6年级的张红说,我们也知道这些歌谣不太好,但它有趣、好玩,大家都这么唱。小朋友们还说,老师教的儿歌太幼稚,都老掉牙了,他们不喜欢。

  “那你们喜欢听什么样的歌谣?”记者随意问道。几名小学生异口同声回答:“我们喜欢听《吉祥三宝》!”

  记者在采访中获知,今年央视春节晚会由布仁巴尔、乌日娜、英格玛“家庭三人组”演唱的《吉祥三宝》,已成为当下校园里最受欢迎的一首儿歌——蓝蓝的天空,广袤的草原,洁白的羊群,还有蒙古包里载歌载舞的爸爸、妈妈和孩子……多么诗意的画面,多么简单的幸福。特别是小英格玛那纯净、雅嫩得仿佛草原牛奶一般清纯的演唱,让人过耳难忘。

  许多音乐教师感叹,一首儿歌因为生长在自己的土地上,便开始有了它自己的生命——人人都有家,都有自己的童年,都有父母,这首一家三口对答式的小曲,虽然简单,但听过这首歌的人无不为它打动。

  “只可惜,这样好听的歌谣太少了!”许多中小学音乐教师表示,因为孩子天性纯真,讨厌那些老套乏味且充满说教的儿歌,他们需要的是真正好玩、幽默,又能真实反映他们生活的歌谣。虽说像“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外婆请我吃年糕”,“两只老虎,两只老虎,一只没有耳朵,一只没有尾巴”等这些大家耳熟能详的老歌谣很好听,但毕竟时代不同了,生活多姿多彩了,可给孩子们的儿歌却还是我们小时候念的那么几首。现代的儿童需要更多像《吉祥三宝》这样的新歌谣。

  如今,儿童歌谣,这些飘着乳香的吟唱,正面临日渐式微的尴尬,从而给了“灰色歌谣”传播的空间。许多家长确认:有28%的孩子在小学四年级前传唱过“灰色童谣”,100%的孩子在初中毕业前知道这样的童谣,68%的家长认为孩子传唱“灰色歌谣”的原因是没有新歌谣可唱。

  那么,谁来写能反映现在孩子的生活,孩子爱听的新儿歌呢?省作协少儿协会负责人盛子潮说,在现今的创作队伍中,不少人认为儿童歌谣是“小儿科”,也就不屑于写。这是一个误解,文艺作品艺术境界的提升顺序,是从简单到复杂再到简单。那些优秀、经典的儿童歌谣,属于后一种“简单”。其实,要达到这种境界,并不容易。

  孩子们,还有很多老师在期待,期待更多的人投入儿童歌谣创作,为孩子们提供更多的、真正的精品。因为,一个人在儿童时代如果缺少喜欢的优秀歌谣的熏陶,相反充斥的是一些无聊的“灰色歌谣”,对成长无疑是一个巨大的缺憾。

  (本报杭州2月22日讯)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