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前对万向集团等浙江民营企业的考察,让科技部副部长马颂德印象深刻。他感到了这些企业不仅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对高新技术的需求也十分迫切。
而这一点,似乎正好为解决另一个难题提供了思路。国家863计划实施近二十年来,产生了大量具有世界水平的研究成果,各方一直在寻求如何加速这些成果产业化的途径。
一方面是中国最活跃的民营经济,一方面是中国顶尖的科研“国家队”。当年,在马颂德的提议下,在科技部和浙江省政府联合举办的首届“国家863计划成果与浙江民营企业对接活动”上,大批863计划研究成果第一次在浙江民企面前集体亮了相。
据省科技厅统计,2003年第一次对接的6个项目中,有5项已投入生产或试生产。2004年第二次对接的14个项目已累计投入资金5亿多元。去年对接的16个项目,总投资达12亿多元,其中投资总额超亿元的有5个,“对接企业的实力和对接项目的技术层次明显提高”。三年下来,吉利集团、横店集团、华峰集团公司等一批大型传统产业的民营企业实现了与863成果的对接。
浙江863中心的工作人员介绍,对接的方式有很多种,除了技术转让之外,还可以采用合作开发、技术入股等多种方式。
浙江悍马集团是一家主要从事建筑、房地产开发等传统产业的民营企业,通过对接活动,与中科院遥感所合作,组建了浙江悍马中科遥感科技有限公司,遥感所的“成像技术地面处理系统”和杭州超艺数码公司的“2200万像素成像技术”以技术入股的方式,与浙江悍马集团的民营资金对接。目前该公司已经投入1500多万元,完成浦沿镇的规划、遥感数据测量,扬子石化、南京长江大桥的航拍和遥感数据测量工作也在实施之中。遥感所又将其研发完成的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小城镇信息化建设关键技术研究》系列科研成果与公司进行合作。
据了解,眼下即便在土地资源相对较为紧张的情况下,对接项目的建设也往往被列为各地的重点建设项目予以保证。很多对接项目已被省科技厅列入浙江省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并予以相应经费资助。作为具体负责对接工作的科技中介机构,浙江863中心则为对接活动和成果转化过程提供全程服务。
这种通过政府引导,以企业需求为推动力、民间资本为支撑(吸引创业投资参与),中介机构为纽带、市场化配置科技创新资源的机制,引导民营企业、民间资本积极参与的运作机制,被认为在加速国家863计划成果的产业化方面起到了明显的成效。
“我们正在探索一条国家863计划与民营经济互动的新路。”浙江863中心主任杨更生说,“这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