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00011版:教育人才
3  4  
PDF 版
· 无标题
· 报考“主播”:今年变化看仔细
· 警惕六大“求职陷阱”
· 无标题
· 求职,先掌握一技之长
· 用心和孩子沟通
· 宁波将建十大职教实习实训基地
· 留学荷兰有机会申请全额奖学金
· 感受社会 回报社会
· 开学配镜忙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返回主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期  下一期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06年2月22日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 
警惕六大“求职陷阱”
  春节过后,各种花样翻新的大、中、小型招聘会接踵而至。有很多学子及应聘者在找工作时接连遭遇“招聘陷阱”,不是要交培训费就是要交押金,结果是工作没有着落,冤枉钱却花了不少。中国质量万里行2006年第6号消费警示曝光了两类六种“求职陷阱”,提醒经验尚缺的求职者对于招聘会存在的种种问题,擦亮眼睛,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招聘陷阱第一大类:

  虚假职位信息

  1、以招聘之名盗取个人信息

  当对方要求你提供奇怪的证明材料时,一定要多留个心眼,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向陌生的“招聘单位”透露任何关于自己的隐私信息,一旦发现侵权迹象应立即报案。

  2、借招聘之名储备人才

  应聘单位的确需要人,但不是现在。对此类招聘,求职者权当作是一次锻炼和竞争的机会,切不可对结果抱太大希望。

  3、以招聘之名非法敛财

  调查显示,职场中最大的骗局当属收取保证金、押金,其比例占到了28.16%。法律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向应聘者收取任何费用(包括押金或保证金),所以,那些要求任职初期先缴各种押金的公司是不合法的;而规模很小、态度恶劣却敢开口收取服务费的中介机构,往往是想骗取求职者金钱的非法组织。遇到交钱时就应当瞪大眼睛、提高警惕,牢牢按住自己的钱包是求职应聘过程中首先需要注意的。

  招聘陷阱第二大类:

  通过招聘对应聘者进行压榨

  1、以招聘之名诱人犯罪

  对这种骗术,稍加思考就应有所怀疑。如果招聘者夸夸其谈,反复强调招聘职位轻松便能拿高薪,很有可能是在引诱你加入传销、色情及其他非法机构。

  2、招聘时设下薪酬陷阱

  (1)先界定薪酬的上下限,并协商支付方式。尽量减少薪酬中的“软性成分”,或者试行一个月后重新规划。

  (2)应聘时多个心眼,不清楚的地方要问明白。比如,一年是给十二个月的月薪还是十三个月的月薪?试用期待遇如何?时间多长?加班时间费用如何计算?如此种种,问清楚就不会糊里糊涂地上当。

  3、粉饰职位信息骗取劳动力

  求职者虚荣心作祟是遭遇此类陷阱的主要原因。不要被听上去体面的职位所迷惑,仔细询问职位的工作内涵和细节,是求职者在与招聘者面谈过程中必须要做的。(沈冰)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朗读 评论 更多功能